“李部长,新来的书记性情如何,我们都摸不准。
我的建议是全部按硬条件来,这次,谁打招呼都没用,否则都没办法交差。
然后我把剩下的简历报给祁书记,李部长,你觉得呢?”
刘明律一听,微微点头。
“嗯,刘秘书长你说得对,那就把剩下的明天再过会审一遍。
而且祁书记点名的宣传部吴诚也通过了条件选拔的,我想新来的这位祁书记就更挑不出毛病了!
上会把这名单上的人再详细做个分析,最后留下个让祁书记选就行了,现在这一份名单人太多了。”
“行,那明天一早组织一个分析会议再次进行评选。”
………………
随着两人最后的商议。
名单最终锁定在九人身上。
次日一早!
市委办公厅小会议室内,气氛同样严肃。
刘民秘书长亲自主持会议,与会的是办公厅几位副主任和秘书处处长。
“这九个人的背景、履历、甚至性格特点,都要再过一遍筛子。”
刘民将组织部提供的名单放在桌上。
“尤其要注意他们之前服务过的领导评价,以及……有没有什么不良嗜好。”
“秘书长,您看这个,林志华。”
秘书处的副处长指着其中一份档案。
“龙大中文系毕业,选调生出身,在县里干过三年乡镇党政办主任,后来调到市府办综合科,笔头子很硬,而且处事圆润。”
刘民听了,手指点了点桌面。
“书记要的是能写实情、讲真话的,有能力处事圆润是好事,但不知道祁书记喜不喜欢你,下一个呢?”
“还有这个,赵晴,唯一的女同志。”
另一位秘书处的副主任补充道。
“政法大学硕士,在基层法院干过,后来调到市委政研室,写的几篇调研报告都很实事求是。”
“女同志心细,但跟着书记跑上跑下,精力怕是要吃紧,而且祁书记是已婚,恐怕?”
“嗯,的确是——”
“………………”
会议室内,有人提出疑虑。
瑞江市市委秘书长刘民听后,开口道。
“不要因为这个原因而否决女同志,有能力就报上去让祁书记选。
女同志怎么呢?
能力不分性别!”
………………
紧张的考察工作随即展开。
谈话、调阅文章、核实履历、了解家庭背景……
组织程序在严谨而高效地推进。
三天后,一份附有详细考察报告的三候选人名单,摆在了祁同伟的办公桌上。
刘民站在一旁,开始简要汇报。
“祁书记,这是初步筛选出的三位同志。
第一位林志华,文字功底最深,基层经验丰富,而且处事圆润。
第二位是赵晴,虽然是女同志,但思维缜密,法律背景强。
第三位是祁书记点过的吴诚,各项综合能力很强,虽然毕业学校要差一些,但能力不比前两个差,是一个干事的好手,但是原宣传部出了名的性格直来直去,因此和同事的关系处得不是太好。
祁书记,您看是否需要安排面谈?”
祁同伟的目光在三份档案上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吴诚那份上。
他记得简报里有一篇关于瑞江市老旧城区改造的尖锐报道,署名正是吴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