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对沈流苏说:“姐姐,我把娘亲留给我们的最后一颗桂花蜜糖藏在最下面了,等坏人都走了,你回来找我,我们就一起吃。”
那是她见妹妹的最后一面。
后来,她在尸堆中翻找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找到萤萤小小的身体。
她一直以为,妹妹是在乱兵之中被掳走,最终不幸遇害。
可如今……
沈流苏彻夜未眠,将这十年来的所有线索在脑中飞地翻检、重组。
一个被她忽略了许久的细节,如同鬼魅般浮出水面。
当年,她还是宫女时,曾听已故的御前掌事太监王忠无意中提起过一桩宫中秘闻。
太后早年曾从宫外收养过一名“哑女”,从不示人,一直养在慈宁宫最偏僻的别院里,性情孤僻,不见天日。
而另一个细节是,当初查抄沈家后,所有财物器皿被分门别类地运走。
其中有一辆不起眼的板车,上面标注着“杂物残件”,押送的方向,正是城外的慈宁宫别院!
妹妹……哑女……慈宁宫别院……
一个个看似毫不相干的碎片,在“糖罐”这个独一无二的钥匙下,被瞬间串联成一条令人脊背凉的线索链!
她终于明白,妹妹没有死!
次日天色未亮,沈流苏便悄然退房,没有再向南,反而掉头朝着北方疾行而去。
三天后,她出现在距京城百里开外的一处废弃村落。
这里曾是沈家旧仆的聚居之地,三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让整个村子化为一片焦土,官方的说法是,为绝后患,付之一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今看来,这更像是一场蓄意的灭口。
沈流苏循着记忆,在废墟之中跋涉。
焦黑的断壁残垣间,野草疯长。
她最终在一片被烧得琉璃化的地面上停下,这里曾是村长老仆的家。
她从包袱里取出一把小巧的铁铲,不顾泥泞,开始向下挖掘。
很快,半截被熏得漆黑的灶台露了出来。
她伸手探入冰冷的灶洞深处,指尖触碰到了一个坚硬而冰凉的物体。
一个破裂的陶罐,正是记忆中的那个糖罐!
她小心翼翼地将陶罐取出,罐内空空如也,但内壁底部,却残留着一层微不可见的、混杂着蜜蜡与香灰的混合物。
沈流苏从怀中取出一个琉璃小瓶,倒出几滴清澈如水的液体。
这是她用数十种植物晨露与特殊矿石粉末调配而成的“识露水”,能让某些特定物质在时光中留下的微弱痕迹,短暂地显现出来。
识露水滴入罐底的残留物上。
没有烟雾,没有异香,只有那摊水迹的表面,光影一阵扭曲,竟渐渐浮现出一幕淡淡的、如水中倒影般的景象——
一个穿着红色小裙的女孩,约莫七八岁的模样,正踮着脚,小心翼翼地将一枚仿制的玉簪塞进糖罐的最底层。
她的脸庞稚嫩,眼神却带着一种不属于她年龄的空洞与麻木。
她口中,正用几不可闻的声音喃喃自语:
“娘娘说,只要我活着……姐姐就逃不掉。”
沈流苏如遭雷击,手中的陶罐险些脱手。
她终于,彻底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