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贩笑着说,“那这老鼠还真挺聪明,知道投胎到皇家,一朝变成大人物享受人间富贵。”
有读书人不屑道:“聪明是聪明,就是霍霍天下,导致生灵涂炭。”
{各省的抢客方式越来越邪门}
虽然还不知道是怎么个邪门法,但老祖宗们还是默契的把目光放在光幕上。
视频里
第一个出场的是齐鲁大地的某个景区,专门弄了个沉浸式抗日体验,游客能扮成八路,和团长一起打县城。
本来计划中是几百个人玩,但随着冲锋号吹响,男女老少都扛着大刀往前冲
看着镜头里玩得非常开的后世人,老祖宗们下意识惊呼。
不仅有演鬼子的,还有演八路的,演员们都穿着对应的戏服,甚至连炸碉堡的炸药包都有。
最重要的是炸药包是真的,看得不少古代将士直呼浪费。
民国时空的乡亲们,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虽然知道后世人会玩,但没想到会这么玩啊。
不过乡亲们对此兴趣不大,他们往日都是真真切切的和鬼子干的。
战士们也被惊讶到了,虽然知道后世人比较喜欢沉浸式旅游,比如前有东京保卫战,不曾想连模拟抗日都出来了。
视频还在继续,
镜头一下来到了大西北敦煌。
那沙漠上密密麻麻等着骑骆驼的人,都排了老长的队伍,一眼看不到头。
骆驼们也不轻松,每只骆驼的背上都坐着人,关键是行进队伍还堵车了。
景区甚至贴心的为骆驼装上了红绿灯,就是不知道骆驼能不能看得懂了。
老祖宗们原本还感慨呢,听到给骆驼装红绿灯,差点没绷住。
有人下意识开口,“骆驼还能认识红绿灯?我看悬。”
这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这要是骆驼闯红灯了,总不能罚款吧?
不过这不重要,对生活在中原一带的古人而言,大沙漠、骆驼这些都是难以接触的玩意。
哪怕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很多人也想去沙漠上骑骆驼试试。
有汉朝的百姓畅想道:“咱陛下,何时才能统一西北啊?”
宋代也有人表示,“我看呐,老夫这辈子都不一定有机会去看一眼大漠风光,朝廷不行啊。”
像是一些商人,常年跑到大西北做生意的,倒是不稀奇,就是唯独没有后世这种热闹的感觉。
就在大家的闲聊着,视频镜头已经来到了山东日照。
那湛蓝色的海边,站满了密密麻麻的游客,都是来赶海的。
可惜游客比蛤蜊都多,为了不让游客们失望而归,工作人员赶紧在退潮的时候,往沙滩上撒蛤蜊
看着视频里,那些提着小桶到处捡海鲜的人,祖辈们无言以对,甚至很多生活中内地的人,还想亲自去参与参与呢。
重点倒不是差这点蛤蜊,而是人多热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唯独各朝渔民们看得相当沉默。
因为靠海吃海,家家户户基本上就没缺过海鲜,蛤蜊这种没什么肉的,还真没人瞧得上,也就是小孩子喜欢捡。
接下来出场的是赣省大觉山的爬山方式。
游客们不用靠双腿爬山了,只要坐上悬崖动车,就能感受到爬山的乐趣。
各朝人士的感慨就没停过,他们见识过后世爬山的各种方式,比如索道、电梯,第一次见到爬山还能坐动车的。
苏轼很遗憾的说,“之前坐索道爬老君山还觉得难得,这坐动车也挺难得的。”
不过对于单纯喜欢爬山的人来讲,就不太喜欢了,觉得这些科技的加入,丧失了真正爬山观光的趣味。
下一个出场的是黔省的通天河漂流。
原生态漂流,九十度的悬崖说冲就冲。
刘彻看得不时点评两句,他不仅知道,他还去漂过,说起体验感,相当刺激。
甚至中途要是掉水里,还有人把你捞起来继续漂。。。
视频里,接着出场的是七星山的天梯,不仅考验人的耐力,还考验胆量够不够大。
看着镜头中那一眼看不到头的梯子直上云端,不少人的嘴巴都不由得张大了。
关键是爬到一半往下看悬崖峭壁,也叫人心惊胆战。
各时空讨论的人很多,大部分都接受无能,也有小部分喜欢刺激的,看得两眼放光。
“要是我们时代也能有这些项目就好了,本公子肯定去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