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卫国没去那些挂着大牌子的研究所,
第一站直接奔了京城厂。
这地方是共和国电子工业的心窝子,
市面上能见着的电子管、晶体管,
十有八九都从这儿的生产线上下来。
“烽火计划”的根子在硬件,硬件的根子在元器件。
连砖瓦都烧不好,手里图纸画得再天花乱坠也盖不起楼。
林卫国在厂厂长和总工程师的陪同下,一脚踏进生产车间。
一股子电子元件特有的,带着点东西烧糊的味儿就冲进鼻子。
车间里全是女工,穿着白大褂,一个个坐在显微镜前头,
跟绣花似的焊着那些比米粒还小的晶体管。
林卫国随手拿起一个刚下线的“ax”锗晶体管,放在手心打量。
这已经是国内能批量生产的,性能最好的高频管子。
“林总师,您瞧瞧,咱们这工艺放眼全国那都是头一份!”
厂长跟在旁边,话里透着一股藏不住的骄傲。
“头一份?”
林卫国摇摇头,一盆凉水直接浇下来,
“这东西在我那个新项目里,连当个最普通的开关管都不够格。”
厂长和总工程师脸上的笑一下就僵住。
“林总师,您……您这话,是不是有点……”
“我没开玩笑。”林卫国把手里的晶体管搁下,
“我要的是另一种全新的晶体管。”
他从上衣口袋摸出一张叠好的纸摊开,
上面是他手画的晶体管结构图。
“我管它叫‘高开关二极管’。它不要求放大多少倍,
就一个字,快。开关时间,我需要做到纳秒级。”
“纳秒?”
厂长和总工程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俩人都懵了,这单位压根就没听过。
“一秒的十亿分之一。”林卫国解释,
“我的频率合成器要在微秒级的时间里换频道,
里头的控制电路就得有纳秒级的反应。”
“不可能!”总工程师想都没想就喊出来,
“我们现在最好的管子开关时间都论毫秒算!
纳秒……那比我们快了一百万倍!
全世界就没听说过有这种东西!”
“全世界没有,不代表我们不能有。”
林卫国的调子很平,话里的分量却砸得人心里颤。
“你们看,”他指着图纸,
“不用搞复杂的pnp或者npn结构,
一个简单的pn结就行。”
“要命的地方在材料和工艺。
不能再用老掉牙的扩散法做pn结,
那玩意儿太慢,结电容也大得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