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利用“特别顾问”的权力,特批从全国最好的钢铁厂,
调来一批顶级的技术员,在兵工厂里建起一条小型的特种钢生产线。
另一个难题,是枪托和护木用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这东西在这个年代,就是黑科技。
兵工厂的老师傅们看着那几张化学结构图,跟看天书一样。
“林总师,这……这玩意儿又是玻璃又是塑料的,怎么才能捏到一块儿去?”
一个负责模具的老师傅愁眉苦脸地问。
“不是捏,是‘复合’。”
林卫我再次当起化学老师,带着一群技术员在实验室里,
从最基础的环氧树脂配方开始,一步步教他们。
如何控制固化剂的比例,如何设计玻璃纤维布的铺层角度,
如何在高压下进行模压成型……
半个月后,当第一个黑色漂亮纹理的枪托从模具里取出来,所有人都看傻眼。
那玩意儿拿在手里又轻又硬,用锤子砸都砸不出一个坑。
“神了!真是神了!”老师傅们围着那个枪托,啧啧称奇。
他们感觉自己这辈子真是白活。
原来除了钢铁和木头,还能用这种“泥巴”一样的东西造枪。
解决了材料和工艺问题,剩下的就是生产效率。
林卫国把他那套“标准化、模块化”的生产管理理念,
也带进了这个还处于手工作坊阶段的兵工厂。
他重新规划生产线,把过去那种一个老师傅包揽所有工序的模式,
拆分成一个个独立的、标准化的工位。
每个人只负责一道工序,
比如专门钻孔的,专门刻膛线的,专门做热处理的。
林卫国还设计了一套严格的质检体系。
每道工序完成后,都必须用专门的工装卡具进行检验,
不合格的零件,绝对不允许流到下一道工序。
起初,这种做法遭到很多老师傅的抵制。
“这不是把我们当傻子使吗?我闭着眼睛都能车出合格的零件,
还用得着拿个破卡尺一遍遍量?”
“就是!这不是耽误工夫吗?”
林卫国不跟他们吵,只是定下一条规矩。
按他的流程干,额完成任务的双倍奖金。
不按他的流程干,出了一个次品,
扣当月所有奖金,还要在全厂大会上做检讨。
几天后,第一个月的工资下来。
那些严格按照新流程操作的年轻工人,
一个个都拿到了比老师傅还高的工资。
而几个不信邪,依旧凭老经验干活的老师傅,
因为出了几个次品,工资条上是个刺眼的“o”。
这一下,再没人敢有怨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