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的意思是……静嫔?!”良妃震惊,“可是我的闵儿……”
“是了,良妃姐姐您生二皇子时静嫔还未生皇子呢,也就没有什么动手的念头。而如今宫里多了两位皇子,当初在贵妃娘娘生产时下毒手的那位宫女直到如今可还没揪出来!莫不是,也是她做的?”
“本宫出身低微,我的闵儿也算不得聪颖,我从未有那种想法,只盼着他今后健康顺遂就是。难道也是因此,她才没对我的闵儿下手?!”良妃瞪大双眼,这个静嫔,平日里不声不响的,胆子竟这么大!
“这只是本宫的一个猜测,算不得真,若是要知道真相,查下去就是了。”唐雅柔沉沉道。
唐雅柔让四哥在宫外查探流言一事,另一边,当初那个想下毒害自己的小宫女在被押进慎刑司的第一个晚上就离奇死亡,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唐雅柔私下还是派人在查跟这个小宫女有关的各种线索,这几日终于让她查出这个小宫女和静嫔宫里一个小太监是同乡。
而那个小太监在这个小宫女死的那个晚上,也离奇地在宫里消失不见了。
唐雅柔派人去两人的家乡调查,如今想来应该是有些眉头了。
冬季的第一场雪覆盖了整个宫城,红砖白雪,别有一番滋味。
只是城外的难民营里又多了许多尸体。
宋宏飞从小锦衣玉食长大的,他也不是那种愿意苦着自己的人,虽然城外难民冻死无数,但是该办的宫宴,他一个没少办。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逃避心理,忙了一通发现情况只会变得更差的皇帝开始有些摆烂,他重新回到后宫夜御数女,寻欢作乐。
对于大臣的谏言,最开始他还是比较尊重的,但是随着大半年的各种谏言,包括一些故意挑事的谏言,他也开始有些烦躁。
你说我荒淫无道让上天降下惩罚我认了,罪己诏我也写了,后宫也好几个月没进了,熬夜也熬大半年了。
结果又来几个地方发生地龙翻身,你还让我罪己诏,我踏马就差跪着上朝了还罪己诏。
滚犊子吧爱咋咋地,反正朕享乐地活了二三十年屁事没有,最近都活得这么狗了还发生天灾,那这些天灾人祸跟朕有半毛钱关系。
还有那些该死的贱民,就该给朕全都去死!
天天赈灾赈灾赈得朕三荤两素都快吃不上了,一点用都没有,灾民只会越来越多,赈个屁,还不如全都砍了!
一群爱惹事的暴民!
宋宏飞对灾民印象差实际上是因为他派出去赈灾的那些官员,许多中饱私囊,灾民们一天只能喝得到一碗数的清米粒的粥。
这些官员怕灾民们闹事,经常直接武力镇压,灾民们敢怒不敢言,怒气很大。
为了在皇帝面前显示自己功劳,大臣们都在宋宏飞面前抱怨这些灾民狡猾贪婪,给宋宏飞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这也算了,大臣们都很清楚咱们这位皇帝的脾气,出了名的气量狭小,一些原本打算开仓赈粮的富户和还算有良心和清廉的大臣,怕皇帝以为自己拉拢民心,也都不敢明着接济难民。
没见礼部侍郎穷得响叮当为了给灾民省口吃的自己饿得面黄肌瘦不算,还因为被某个奸臣看不顺眼给皇帝打小报告说吏部侍郎拉拢民心其心可诛,然后被皇帝流放了吗?
起义
翻过年开春,城外还活着的灾民不少收拾东西返乡,朝廷赈灾压力也少了许多。
实际上是因为整个冬天冻死的人太多了,能活下来的也见不到什么希望,打算去别的地方看看能不能谋求一条生路。
整个王朝似乎恢复了从前的繁荣,但是明眼人都能发现,有钱人更有钱了,穷人死的更多了。
不少地方发生了一些暴乱,但都被军队压了下去,许多人实在活不下去,纷纷落草为寇。
宋宏飞也似乎忘记了玫嫔和五皇子一般,将他们无限期地禁足在了狭小的宫殿里。
唐伯雄被弹劾拥兵自重,私自开城迎接灾民,宋宏飞起初都压着这些弹劾的奏折不做反应,过了年唐伯雄再次请辞,宋宏飞终于答应了。
如今各地暴乱陆续被镇压,宋宏飞用事实证明,这位传奇般的将军,也用不上他了。
唐伯雄手里的二十几万大军全部交给了宋宏飞这两年亲自扶持的亲信,一个年轻的小将军,唐羽州反倒被架空了。
他也不恼,每日照常习武操练士兵。
倒是看起来文文弱弱的二嫂袁氏主动提起要前往边关照顾丈夫,唐伯雄和夫人商讨了一番,便同意了她的请求。
唐伯雄如今荣休在家,每日里含饴弄孙,好不自在。
虚假的平静维持了一段时光,宋宏飞的身子逐渐有些衰败,许多大臣为了投其所好,搜刮民间珍宝,献上无数名贵的药材。
这让宋宏飞越发喜欢享乐起来,在他看来,如今的天下既没有外患,又没有内忧。朝堂之上也是自己的一言堂,没有任何大臣敢忤逆。
唐伯雄这一心腹大患也乖觉地自己上交了兵权,自己还有什么好追求的呢?
那不就玩乐嘛,自己的子嗣还是少了点,多宠幸后妃,那是为了皇室开枝散叶。
不过后宫这些莺莺燕燕的,总是怀不上,肯定是她们身子不宜生养!
于是他的目光又开始锁定了许多生养过的人妻。
他的身边专门有几个太监时不时地出宫为他物色身姿饱满好生养的人妻抢来给他送进宫中。
一开始抢的还是平民百姓的,大家敢怒不敢言,后来变本加厉,居然连大臣的妻子都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