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想了,人家疯了才会上赶着来我们家遭罪。”
“她不是稀罕安子吗?”
“吴氏也稀罕安子,你看她走没走?”
年后找儿媳妇,能干放在第一位,最好找两头牛回来。
新儿媳,绝对不能像以前那般磋磨。
“呜呜呜!我不活了!”
“闭嘴,一会送粮食的人就来了,不许让人继续看我们家笑话。”
说到那些人老赵氏更气,明明他们家的粗工,她是老板娘,看见她摔倒扶都不扶一下。
看见她推车艰难,更是半分停留都没。
“晒场还有一半粮食,我还要去拉。”
姜老头无言,怎么还有一半,他以为一车全拉回来了。再仔细一看,推车就没满。
得了,换啥衣裳,回来再换吧。家里就两身衣裳,再湿只能裹被子。
“快去快回,回来赶紧收拾收拾自己,别着凉了。我去屋里给你烧点热水。”
等老婆子艰难到家的时候,家里院子已经被新收来的粮食堆满了,全是没脱粒的。
老赵氏一阵眼晕,她真不想活了,收拾它们进屋全是她的活。
“老头子,这么多我们没地方铺,捂在一起会长芽。”
“你慢慢整,家里柴房还有原来林氏的屋。先摆着再说。”
刚才他打算让小儿子去跟安子一起睡,两兄弟刚好能有个照应,他的屋也能放粮食,可是他拒绝了,说自己受不了那股子恶臭。
“我们几人的屋里都能放,留条路就行。”
老赵氏人真的不好了,狗日老天爷收走她算了!
粮食陆陆续续还在不断送过来,家里堆不下肯定的了,只能不管不顾往里堆了再说。
“老头子,一两天应该不会发霉吧?”
“不会,撑死长芽。”
老婆子:……“呜呜呜……还不如在地里干脆不收,银子花了粮食说不定也保不住。”
“你懂啥?发芽也能吃,卖去铺子人家也要,只不过价格低而已。”老太婆净会说他不想听的,嘴里没一句人话。
姜水生始终没出屋,说自己走路都要扶墙,怎么抱粮食?
姜老头屋里接,老婆子外头送,直至黑夜才忙活完。
到了晚上,老赵氏累的骨头都快散架了,老头子也累到脱力。
出村
老婆子扶着腰喘着粗气说,“老头子,这些稻谷全湿透了,全堆一块不行啊。”
“我知道,兴许明天雨就停了,雨一停我们就搬出来晒晒。”
“万一不停呢?昨晚到今天下了一天一夜了,还不见它变小。”
“闭嘴,不准乌鸦嘴,雨一定会停。赶紧回去睡觉,明天还有粮食送过来。”
姜老头最烦老婆子说丧气话,他已经很愁了,她就不能说点好听的安慰安慰他?
老婆子想到明天又会来满院子粮食头都疼,“明天堆哪里?”
“堆我们屋,柴房收拾收拾也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