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曼愣了一下,却笑道,“又不记得了,妈,我是你女儿啊。”
时初月面色僵了一下。
接着,她努力地笑了一下,“嗐,我和你开玩笑呢。”
“我怎麽会……不记得你呢。”
……
时初月之所以决定由自己来演阿尔茨海默症的病人,不仅是因为她觉得难度更高,而是想在练习的过程中一遍遍去揣摩他们的动作,他们的心态。
这个故事,是由双方的视角展开的。
阿尔茨海默症的家属会非常痛苦。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自己,尤其是早期还存在自我意识的人,在家人的提醒下发现自己慢慢遗忘却无能为力的时候,也是很痛苦的。
他们同样不想忘记。
他们也想让自己记住。
时初月要演的就是这一过程。
时初月想演的就是这一过程,从不想忘记,到连不想忘记的这条信念都被忘记了。
那种在生命面前的无力感被她诠释的淋漓尽致。
弹幕从一开始的怀疑,不可置信,到後面被时初月的情绪慢慢带了进去。
【靠这里这个眼神演的太好了,好想哭。】
【完全不记得她是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了,她这麽能演的这麽像啊!】
【妹妹真的太大胆了吧,决赛最後一场表演挑战这种角色,但我觉得值得!一个优秀的演员就是要自己驾驭出所有角色!】
故事最後的一幕。
时初月坐在轮椅上,她的眼神比起开篇的时候更加迷茫:“你是谁啊?”
首尾呼应。
一切仿佛回到了刚开始的时候。
杨曼跪在她的轮椅前,泪如雨下。
她的哭戏感染力很强,屏幕前屏幕後都有人因为她的哭戏跟着被感动。
最後一幕,她努力撑着笑出来,说,“妈,我是你女儿啊。”
但这一次,她没有得到母亲的回答。
……
总决赛很多人为了给自己留下高光片刻,给助演的戏份并不多。
但时初月却让杨曼担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从戏份来说,能和她四六开甚至五五开。
杨曼也没有让时初月失望,发挥的非常出色,才成就了这个舞台。
弹幕在关注时初月的同时,也注意到了杨曼这位淘汰选手。
【原来杨曼演技这麽好的吗!之前都没注意到过!】
【这里哭戏我真的被她带进去了!】
【哭死我了谁想的剧本啊!!都总决赛了怎麽还来骗我眼泪!!】
在表演完毕,主持人上台。
“让大家都缓一缓哈,毕竟这是一个令人难过的故事。”
主持人摆了摆手,又转头看向时初月,“来问问初月,为什麽会选择这个题材的作品呢?”
时初月握住话筒。
亲情主题是一把双刃剑。
有人会为之感动,也有人会觉得她在用这个题材作秀。
时初月也不想刻意地展示太多,只简单地说,“因为我有认识的人得了阿尔茨海默症,所以我想给他们写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