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于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写完最后一个字,看着笔下的文章,秦胜眼睛越来越亮,忍不住叹道:“好文。”
结构精妙,笔带锋芒,气势豪迈,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迄今为止,秦胜没见有谁写出过这样的文章,这是第一次,带给他的惊艳可想而知。
楚易安眼睛弯了弯:“那当然,这篇文章深刻剖析了秦王朝的兴衰过程,看似反思,其实更是对汉文帝的警醒。”
不过那是汉朝的事了。
楚易安显然没有做阅读理解的兴趣,更不可能去给秦胜解释这篇文章开创了怎样的先河。
一句带过之后都不给秦胜多一点赏析的时间,点了点桌子:“快,第二篇,《阿房宫赋》,唐代,杜牧。”
这篇她记得,但记不全,也是找系统兑换的,得亏皇上给她派的活需要到处帮助人。
帮的人里女子不少,双倍奖励,双倍快乐。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开篇四个三字短句,巧妙的写出了秦国横扫天下的气势和阿房宫建筑工程的浩大与艰难。
就这个开头便让秦胜惊艳不已,越发期待后面的内容。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用了大量词藻形容阿房宫的奢靡和庞大。
覆压三百余里,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确实是极具大胆的想象,辞藻华丽,夸张铺叙比喻信手拈来,令人叹服。
让人不禁幻想,若是阿房宫真建成,是否真如这篇赋里所写的那般。
不过可惜,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秦胜看看阿房宫赋,又看看过秦论,两篇文章都有点爱不释手。
他看向楚易安,有些好奇:“所以后人都觉得嬴政修阿房宫是为了享受?”
“如果没记错的话,阿房宫没修完吧,写这般详细,我还以为他亲眼见过呢。”
楚易安挑眉,这家伙,倒是难得说点这些。
她道:“是啊,阿房宫太大了,嬴政在世的时候修了两年,后来胡亥继位又修了两年。”
“四年时间其实连地基都没打完,哪来的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还明星荧荧,哎,算了算了。”
“大确实大,遗址还在呢,这是事实。”
“不过说他奢靡多少有点不对,秦国迁都咸阳后,咸阳人多起来,有点人满为患。”
“修阿房宫一来是为了展示权威,二来是加强中央集权,顺便给自己换个大一点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