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能与秦孝公共同治秦,分享秦国。”
楚易安一口气说完不由松了口气,这些历史知识要记下来真的太费劲了,脑细胞都要死完了。
“差不多就这样了,你帮我写的文绉绉一点。”
秦胜记忆力很好,楚易安不过说了一次就记了下来。
略一思索,他斟酌了一下用词后提笔写道:“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
看完秦胜写的,楚易安不由竖起大拇指,满脸佩服:“这下我看谁还敢说武将没有文采,我第一个不答应。”
秦胜轻笑:“还行,少时大哥教的细,也算是学到了他几成本事。”
求贤令一经发出,很快便传入了各国名士耳朵里。
很多人千里迢迢来到秦国,想要一展心中抱负。
可这群人自视甚高,看不起当时国力十分弱小的秦国,即便是来到了秦国国都也依旧一副谁都看不起的样子。
有些人甚至一来就让孝公给他们安排官位,好尽快开始做事,与秦孝公多说些话都嫌浪费时间。
但是秦孝公心里有自己的考量,没有给他们安排官位。
而是给了他们三个月的时间,让他们周游秦国,了解秦国的风土人情。
等了解后再做决断。
很多名士觉得自己这么大老远的跑来秦国这个积贫积弱的小国家,已经是自降身份了。
秦孝公这么安排简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自觉受辱,愤然离去。
ps:注:《求贤令》相关内容以及翻译出自《资治通鉴》。文中所涉及到的历史知识,出自孙皓晖老师出版的《大秦帝国》这部书,感兴趣的宝儿可以去看看哈。
卫鞅入秦
秦孝公非但没有怪罪,反而从本就紧张的国库里拿了银钱出来,给他们当做来回的盘缠。
剩下的人继续与孝公交谈。
在有人问到秦孝公该用哪种学说治理秦国时,孝公直言秦国求实不求虚,只要能让秦国富有强大,哪家都行。
这让很多名士高兴不已,原本走了的人中又有人跑了回来,孝公也依旧以礼相待。
这般谦逊大度的君王,秦胜只在很久远的史书上见过,但史书上也已经很久没出现过这样的君王了。
但凡上面那位有秦孝公一半的谦逊大度,大顺说不定都已经成为了强国。
既成为了强国,那离成为帝国还远吗?
秦胜心里叹气,每次替楚易安写书他心里都无法平静下来,总忍不住拿上头那位和秦孝公比。
越比越觉得上头那位是个庸才,庸才就算了,疑心病还重,尽杀忠良,连秦孝公的衣角都比不上。
若让他发一篇秦孝公这样的求贤令怕是能要了他的命。
毕竟求贤令里秦孝公可是数了历任皇帝的不是。
当今皇上现如今还在耿耿于怀先皇曾经发布的罪己诏视秦家为眼中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