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清晨。
操场雾气未散,跑道只剩零星脚步。
许黎戴着耳机刷听力,肩膀忽然被人轻碰。
谭雨泽把校服外套脱下来兜头罩住她耳机线:“别听了,今天换项目。”
“干什麽?”
“做实验。”
他晃了晃手里的两张市青少年科创展通行证,“谣言传播模型,实物版——去不去?”
许黎愣了半秒,嘴角勾起:“走。”七点整,两人出现在市科技馆。
谭雨泽从背包里取出一块32×32的LED点阵屏,插上树莓派,屏幕上立刻跳出一行字【RumorSpreadSimulatorv1。0】
按键一按,屏幕中央亮起一个红点——代表“谣言源”。下一秒,红点呈指数级扩散,像血渍一样染满整块屏幕。
围观的小朋友发出惊呼。“看好了。”
谭雨泽又按一下,红点突然停滞,随後迅速收缩,直至归零。
屏幕弹出绿色字幕:【termeasure:Full-Evidence+PublicCorre】
旁边实时曲线图同步下降,最终停在“0”轴。许黎挑眉:“你把李璐璐那套数据跑进去了?”
“嗯,匿名化。”
少年声音低,“我要让来参观的校长丶评委丶记者都看见——谣言可以秒传,也可以秒灭。
只要证据链足够硬。”
许黎没再说话,只伸手帮他把演示台摆成45°,让光线更直观。
两人肩碰肩,像调试一台共同署名的仪器。
校长罕见地占用国旗下讲话时间,宣布两件事:
我校高三(6)班谭雨泽丶许黎同学的《谣言传播动力学可视化系统》获市青少年科创展特等奖,直接保送省级决赛。
经校党委会讨论,学校将引进该套系统,作为“校园舆情预警平台”试点。
操场掌声雷动。
站在队伍後排的陆毅把祝宇的肩膀拍得啪啪响:“听见没?以後谁敢再造谣,後台直接报警!”
祝宇小声回:“我更关心的是——谭神和许神这波算不算官宣?”
冷雨轩面无表情:“从信息论角度,他们的联合署名就是最高级加密情书。”
——午休,空教室——
窗帘半拉,阳光切成一条斜线。
许黎把刚打印出来的省赛报名表推到谭雨泽面前:“最後一栏,合作单位写谁?”
谭雨泽没接笔,反而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她的正下方,两个字之间留了一个空格。
“这里,”他点点那个空格,“留着,以後填你想填的任何词。”
许黎愣了一瞬,忽然笑出声:“那就留着吧。”
她低头签字,发梢扫过纸面,像一道无声的落款。
报名表交上去的那一刻,两人都知道:
谣言早已清零,而新的模型,才刚刚开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