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曦避开这个礼,“陛下,匈奴这是在故意羞辱咱们大雍,您不能任他们予取予求。”
公主美貌,名副其实!
“而且,陛下难道看不出这也是他们的缓兵之计吗?他们打了这一场,虽说胜了,可也早已人困马乏,更何况有沧州、冥水阻隔,他们想要南下,没那么容易的。”
皇帝自然知道这点,可打起仗来……粮草、军械、饷银,又该从何处来?
而且,他也不敢赌,万一匈奴人并不像他们预设的那样呢,万一他们真的南下进攻呢。
接连的败仗让他实在对大雍的军备力量生不出信心。
再说了,不过送一女子、几车嫁妆,便可换回颍州九城。
这是议和过程中提到的,两姓联姻之后,匈奴退还颍州九城,但边关三城归他们,不过这三城史上就被匈奴占据过好长一段时间,只是后面被萧嵘收复回来,因此皇帝并不痛心。
其次便是互市,只是匈奴将茶叶、丝绸等物价格压的很低,商人可赚取的利润很低,但这也无伤大雅。
如何都是比打仗划算的。
至于商曦所言的缓兵之计……
“待大雍与匈奴结两姓之好,你入了匈奴王庭,想来不会忘记故土……”
皇帝对着商曦说道。
身为皇家女,受万民供奉,受君主优待,自该为国尽忠,为君分忧。
譬如,多给匈奴单于吹吹枕边风,挑拨匈奴关系,让他们陷入内斗,无暇南顾才是。
见皇帝依旧执迷不悟,商曦笑了下,“陛下,请赐端慧鸩酒一杯、或白绫一条,端慧绝不活着入匈奴。”
皇帝:“……”
皇后:“……”
皇后觑了眼皇上黑如锅底的脸色,马上笑着嗔道:“端慧啊,你何必那么轴呢,反正你与驸马也没什么感情,不如全了大义,为国献身,陛下和百姓都会感念你的恩德的……”
“陛下,匈奴使团在外面吵嚷着要进来……”
有太监碎步跑来,禀告道。
皇帝皱眉,“他们来这边做什么?”
太监躬身垂手,细声道:“只说是有事求见……”
“让他们进来吧。”
皇帝坐直身子。
商曦看了眼他,站起身道:“陛下既然要在此接见外臣,端慧便先行告退。”
说着便要出了花厅。
“站住!”
皇帝这次是真生气了。
枉他好说歹说,他竟半点也没听进去!
“你留下,今日便将此事敲定了吧,你若当真性情刚烈,那便该死在匈奴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