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 > 第141章 攻占腾冲(第4页)

第141章 攻占腾冲(第4页)

在更靠近火线的地方,机械化的运输工具已难以通行。这时,由腾冲本地及周边县乡民众组成的支前民工队,成为了真正的脊梁。他们大多是老人、妇女和一些未成年的少年,在“抗日救国,保卫家乡”的号召下聚集起来。

一个头花白、脊背佝偻的杨老汉,带着他十五岁的孙子,用一根扁担挑着两箱毫米步枪弹,正沿着被炸得稀烂的街垒匍匐前进。子弹不时从头顶啾啾飞过。

“阿爷,慢点!”

孙子在后面紧张地喊道。

杨老汉喘着粗气,头也不回:“慢不得!前头的兵娃子没子弹了,就要用命去填!”

他的家就在城东,早已被炮火夷为平地,儿子参军不知所踪,此刻支撑他的,是一股最朴素的复仇和守护的信念。

在一条相对安全的断墙后,临时设有一个供水点。几名妇女正用木桶从一口快干涸的井里打水,然后灌进各式各样的水壶和竹筒里。一个背着满篓野菜饼的大嫂,将饼子塞给刚刚撤下来休整、浑身硝烟的士兵。

“兄弟,吃点东西,热的!”

她看着士兵年轻而疲惫的脸,眼圈微红,仿佛看到了自己同样在战场上的弟弟。

士兵接过,哑着嗓子说了声:“多谢阿姐……”便狼吞虎咽起来。

野战卫生师师长王明组织的救护体系,承受着地狱般的压力。在距离火线仅几百米、用沙包和破庙残垣加固的临时救护所里,血腥味和消毒水味混合成一种令人窒息的气味。军医和护士们满身血污,在汽灯下忙碌不休,进行着最基础的清创、止血和截肢手术。日军的炮弹不时落在附近,震得屋顶灰尘簌簌落下,医护人员却恍若未闻。

担架队员们(其中很多也是支前民工)冒着横飞的弹片,在废墟间奔跑穿梭。他们遵循着“先救能活的”这一残酷原则,将伤员快抬下。

一处刚刚生过激烈争夺的院落,担架员老李和同伴现了一个腹部被弹片划开、肠子都流出来的年轻士兵。士兵意识模糊,喃喃着:“妈……我冷……”

老李赶紧脱下自己的外衣盖在他身上,对同伴吼道:“快!这个还有气!”他们小心地将士兵挪上担架,快步后送,尽管他们知道,这个士兵生存的希望极其渺茫。

在稍后方一个由学校教室改建的野战医院里,一名左臂被炸断的士兵刚从手术台下来,麻药劲还没过,就看到旁边床上一个浑身绷带、不断呻吟的弟兄。他虚弱地对正在给他换药的护士说:“妹子……先紧着他……我……我挺得住。”

年轻的女护士咬着嘴唇,手上动作不停,声音却带着哽咽:“别说话,保存体力……你们都会好的,都会回家的。”尽管她心里清楚,这里很多人,永远也回不了家了。

日军残部被压缩在原县政府、文庙、县立中学等几处最为坚固的堡垒群内。这些据点以钢筋混凝土建筑为基干,外围遍布暗堡、铁丝网和雷区,日军守敌虽已弹尽粮绝,伤员遍地,但其武士道精神和“玉碎”的决心却达到了癫狂的顶点。他们很清楚,这里已是最后的葬身之地。

就在这决定性的时刻,一直作为战略预备队并负责肃清外围的第二集团军,在司令梁卫国的指挥下,其麾下三个军被成建制地投入了这片炼狱般的核心战场,接替了伤亡惨重、亟需休整的第一集团军部分主力师。

梁卫国用兵以沉稳、坚韧着称。他的部队装备或许不如新一军那般精良,训练也略逊于第七军,但官兵们同样吃苦耐劳,作风顽强,尤其擅长这种硬碰硬的阵地攻坚。他们迅接防了面对原县政府和文庙的主攻方向。

最后的攻击,在黎明时分打响。

第二集团军的炮火准备不再追求覆盖面积,而是极致的精准与猛烈。所有还能开火的火炮,包括军属的民二四式重炮和师属的山炮、迫击炮,对准已反复测绘过的日军火力点、指挥部和外围工事,进行了最后一轮的“点名式”清除。

炮火延伸的哨音刚落,第二集团军的士兵们便出了震天的怒吼,起了决死冲锋。在攻打原县政府大楼——这座日军最后的核心指挥堡垒时,战斗惨烈到了极致。

日军从大楼每一个窗口、每一个被炸开的缺口,甚至地下室的气窗中,用仅存的机枪、步枪和手榴弹疯狂射击投掷,织成一张密集的死亡之网。冲在最前面的第二集团军士兵成片倒下,但后续者毫不犹豫地踏着战友的鲜血和尸体,继续向前猛冲。

“工兵!爆破组!上!”

前线的营长嗓子早已喊破,声音嘶哑得如同破锣。

工兵们组成了敢死队,两人一组,在机枪火力掩护下,扛着沉重的爆破筒和炸药包,向大楼底层的墙体缺口和坚固的铁门起冲击。不断有工兵在途中被子弹击中倒下,但立刻有人补上位置。

“轰隆!”

一声巨响,大楼西侧的一处墙体被炸开一个窟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再炸!缺口不够大!”

营长红着眼睛吼道。

第二组、第三组工兵继续扑上去,用生命拓宽着通道。爆炸声接连响起,大楼底层已是千疮百孔。

与此同时,步兵们用手中的一切武器向楼内倾泻火力。捷克式轻机枪打得枪管红,手榴弹如同冰雹般从窗户投进楼内。火焰喷射器手也冒险抵近,对着黑黝黝的窗口和洞口喷射出长长的火龙,大楼内部顿时传来凄厉的惨嚎和东西燃烧的爆裂声。

在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伤亡后,突击队终于从多个缺口同时突入了大楼内部。里面立刻爆了更为残酷的逐层、逐屋的近距离枪战和白刃战。在昏暗、充满硝烟和血腥气的走廊与房间里,双方士兵用冲锋枪、刺刀、枪托和工兵铲进行着最后的厮杀。每清理一个房间,都要付出几条生命的代价。

战斗一直持续到午后。当最后几名顽抗的日军军官在二楼的原县长办公室内切腹自杀,残存的士兵被肃清后,一面虽然残破却异常鲜艳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终于被一名伤痕累累的第二集团军士兵,插上了县政府大楼那布满弹孔、仍在冒烟的屋顶。

李锦在众多将领的簇拥下,踏着满地的瓦砾和焦土,行走在腾冲城的废墟之中。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血腥、尸臭和焦糊混合的刺鼻气味。目光所及,尽是断壁残垣,烧黑的梁柱,以及尚未收殓的敌我双方士兵的遗体。一面残破但依旧鲜艳的国旗,在城中最高的一处废墟上缓缓升起,迎风猎猎作响。

没有欢呼,没有雀跃。经历了炼狱般血战的将士们,脸上只有无尽的疲惫、麻木以及失去战友的悲伤。胜利的代价,太过沉重。

李锦默默地站立了许久,他的军装上沾满了尘土,眼神复杂地扫过这片用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焦土。

“腾冲,光复了。”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耗尽了所有的力气,“给重庆报吧……同时,命令各部,迅统计伤亡,妥善安置伤员,收敛烈士遗体……还有,扑灭城中余火,防止瘟疫。”

他抬起头,望向南方,那里还有龙陵、芒市等日占区需要收复,战争还远未结束。但此刻,腾冲的收复,无疑是在滇西日寇的心脏上,插入了最致命的一刀。这支由他一手锤炼、在血火中不断成长的钢铁雄师,还将继续前进,直到将侵略者彻底驱逐出国土。

腾冲之战,以中国军队的完全胜利告终。此役,中国驻印军第一、第二集团军以乎想象的决心和毅力,历经四十余日惨烈无比的巷战和白刃战,在空军和炮兵的强力支援下,全歼守敌,创造了抗战史上一次辉煌的攻坚战例,也付出了极其惨烈的牺牲。这座滇西古城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英雄的鲜血,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喜欢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