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回溯刑警破黑局风云 > 第167章 关键人物浮水面(第1页)

第167章 关键人物浮水面(第1页)

我冲进技术室,外套随手一扔,落在椅子上。冷风从走廊灌进来,吹得桌上的纸哗啦响。李悦已经坐在电脑前了,屏幕亮着,上面跳动的信号波形断断续续,像快要断气的心电图,在黑夜里一闪一闪。

她头也没抬,手指飞快地敲着键盘,声音压得很低:“他们用了双层加密中转,信号经过三台闲置终端跳转,最后……指向副局长办公室那台主机。”

我走到她身后,盯着屏幕。脑袋又开始疼了,不是那种炸开的痛,而是从后脑慢慢往太阳穴爬,像有根铁丝在里面一圈圈拧。额角的血管突突跳,视线边缘有点灰。我没吭声,扶了下桌子稳住身体。指尖碰到冰凉的金属桌面,才稍微清醒了一点。

“主机被运走的时候,用了高压低温装置。”她继续说,语气平静得像在念报告,“制冷剂残留是t-型,全市只有三家单位登记过——供电局、疾控中心,还有我们警局后勤装备科。”

我皱眉:“装备科?”

“对。”她调出一张截图,画面清楚得刺眼。表格里那一行字特别扎眼:领用人——孙维;用途——维修冷链设备;审批人——周雄。时间是三天前下午四点十七分,正好是我们档案科系统巡检的时间。

“孙维?”这名字我完全没印象。

“技术后勤科的。”她说,“平时负责维护内网节点和档案系统的供电线路。权限不高,但能接触物理设备。而且……”她顿了顿,打开登录日志,一串时间戳飞快滚动,“他最近七天,每天凌晨一点到两点都会登录ax主机后台,每次不过八分钟,操作完立刻注销。”

我眯起眼睛。这个时间段太巧了。那是夜班保安换岗、监控轮巡的空档,安保最松的时候。而八分钟,刚好够导出数据或者植入远程指令。

“周工考勤记录被改的那天晚上呢?”

“他也登录了。”她放大时间戳,红色标记精准定格在一个瞬间,“就在修改指令出前十秒,同一个ip查过一次‘周工当天打卡记录原始备份位置’。”

我死死盯着那个时间点。太准了,绝不是巧合。这不是试探,是确认。对方知道我们要查什么,甚至提前预判了我们的动作。他们在等我们翻旧账,然后顺理成章地把我们引向错误的方向。

这时赵勇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两杯热咖啡。门开的一瞬,昏黄的灯光斜照进来,落在他肩上一层薄尘。他把一杯放我手边,另一杯递给李悦。“外面都查过了,没人跟踪。但东区变电站的监控被人动过手脚,二十四小时之前的录像全没了。”

“变电站?”我嗓子有点哑。

“就是废弃维修站接电的那个分支。”他靠在门框上,脸色很沉,“供电局说线路异常跳闸三次,最后一次生在主机消失前十分钟。他们以为是线路老化,没当回事。”

我心里突然串起一条线。

偷接电源——不会触报警,因为那里根本没监控。

伪造信号——是为了引我们过去?是。但我们去晚了,主机早就转移了。

可为什么还要留个假目标信号?

不是为了拖延时间。

是为了测试我们会不会去。

他们在验证我们有没有行动,也在确认内部情报是否准确。

能做到这些的人,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能进出档案科,能调用运输设备,还能悄无声息地操作系统数据。

郑铭有权限,但他不会亲自干这种事。他是领导,一举一动都有记录,多看一眼日志都会留下痕迹。他需要一个影子,一个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人。

周工知道内情,但他已经被控制。指纹被复制,账号被劫持,连考勤都被改了。他是棋子,也是替罪羊。

真正穿针引线的,是那个谁都能忽略的技术员。

“再查孙维。”我说,声音低但坚定,“三个月内的出入记录、工具领取单、通讯基站定位,全部调出来。”

李悦点头,迅切换界面。她的动作流畅得像和机器融为一体,每一下点击都精准无比。赵勇喝了口咖啡,眉头紧锁:“这人要是真帮郑铭,干嘛留下这么多破绽?”

“不是他自己留的。”我看向屏幕,“是他背后的主使故意漏出来的。郑铭打算让他当替罪羊。一个普通技术员深夜频繁登录核心系统?私自调用高危设备?再加上外部联络嫌疑?足够定罪了。”

“可我们现在连他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赵勇说。

“不用看脸。”我盯着正在加载的日志,“只要行为规律,就会暴露路径。人的习惯最难伪装,尤其是长期形成的动作,就像钟表,走得越准,越容易预测。”

李悦忽然停下。

“你看这个。”她指着一条记录,指尖微微用力,“上周五下午四点二十三分,孙维进入档案科b区,登记说是‘更换备用电源模块’。但监控显示,他在里面只待了六分钟,出来时手上没拿新设备,反而多了个黑色布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我们第一次现终端被调包的前一天。”

我眼神一紧。

提前踩点。

换设备。

删日志。

然后等着我们自己撞上来。

这不是临时起意,是一整套流程。每个环节都被精心设计,误差控制在分钟级。这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布局,背后一定有人指挥。

“他还做过几次类似维护?”我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