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封瑶的喜悦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漾开的涟漪不仅触动了徐卓远精密的世界,也悄然改变了她自身周围的“场”。这种改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体现在她日常的每一个细节里。
与父亲的“协议”像一道无形的边界,却也成为了她规划未来的坚实。她不再仅仅满足于达成协议条款,而是开始以更长远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学术路径。除了保持近乎完美的绩点,她开始深入钻研目标专业领域的核心课程,不再是浮光掠影地记忆考点,而是力求理解其底层逻辑和前沿动态。她的笔记不再是简单的摘抄,而是充满了思维导图、批判性思考和跨章节的知识链接,其详实与透彻的程度,堪比一些研究生整理的资料。校史馆项目虽近尾声,她却主动向李教授提出承担部分资料数字化归档的繁琐收尾工作,这份出预期的责任心和对细节的把握,再次让以严谨着称的李教授暗自点头。
更令人侧目的是,封瑶开始主动涉猎学术期刊论文。面对那些充斥着专业术语和复杂模型的英文文献,初时难免艰涩,但她强迫自己沉下心,利用一切碎片时间,像decipher密码一样逐句解析,慢慢梳理出论文的研究问题、方法和结论脉络。这种主动探索的勇气,驱使她经过反复斟酌,给一位以思想深刻和要求严格着称的王教授去了一封邮件。邮件中,她附上了自己针对某篇论文的思考笔记和初步形成的研究兴趣点,言辞恳切,既表达了敬意,也清晰地陈述了希望获得指导、甚至参与基础性研究工作的渴望。
等待回复的过程需要耐心,但封瑶心态已然不同。她不再是那个因害怕被否定而畏缩不前的少女,现在的她,将每一次尝试都视为积累,愿意为每一个微小的可能性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这种由内而外的积极与专注,自然而然地浸润了她的言行。校园里,她的步伐轻快却带着目标感;图书馆中,她沉浸书海时神情是安宁而满足的;与同学交流,她语气温和,却多了一份基于知识储备的从容。一种沉静而坚定的光芒,开始在她身上隐约浮现,吸引着同频者的注意。
这天下午,封瑶正在图书馆第三阅览区的固定角落,与一本厚厚的英文专着《跨文化符号迁移》搏斗。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书页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正当她凝神思考一个关于“能指”与“所指”在跨文化语境中如何断裂重组的难题时,手机屏幕无声亮起,是徐卓远的消息。
【检测到你的位置:第三阅览区。学习强度连续小时过阈值建议。建议:进行分钟休整。补充水分。坐标:图书馆一楼咖啡吧。】
看着这条充满数据化关怀的信息,封瑶嘴角微扬,心中泛起一丝暖意。她回复:【收到指令。马上执行。】随后合上书,轻轻揉了揉有些酸的脖颈和太阳穴,起身走向咖啡吧。
她点了一杯热牛奶,找了个靠窗的安静位置坐下,让午后的阳光驱散长时间伏案的微凉。刚喝了一小口,一个略带迟疑却清晰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封瑶同学?”
封瑶抬头,看到一个戴着细边眼镜、气质斯文的男生站在桌旁,手里端着一杯美式咖啡。她认得他,是隔壁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霸林轩,在几次公共大课上,他言逻辑清晰、观点新颖,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林轩同学,你好。”封瑶礼貌地点头回应,略微有些意外。
林轩推了推眼镜,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抱歉打扰你休息。我刚才在那边查阅资料,注意到你在看奥尔森的《跨文化符号迁移》。这本书是我们专业一门选修课的核心参考书,理论比较深,没想到你也在研读。”
“只是刚开始接触,觉得很有挑战,也很有意思,还在努力理解基础概念。”封瑶坦言自己的处境,态度落落大方。
“这本书的框架确实需要时间消化,”林轩见她态度友好,神情自然了许多,眼中流露出找到同好的热忱,“尤其是第三章关于‘能指漂移’的部分,很容易绕晕。我这里有一份之前师兄传下来的学习笔记,结合了一些案例,梳理得还算清晰,如果你不介意,或许可以参考一下。”
他说着,便从随身的深色帆布包里拿出一个略显旧但保存完好的活页夹,熟练地翻到其中几页,递了过来。
封瑶道谢后接过,快浏览起来。笔记确实做得极好,不仅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还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层级,旁边空白处还补充了生动的现实案例和关联理论,将抽象概念具象化,比她一个人埋头苦读效率高多了。
“这笔记太详细了!”封瑶由衷赞叹,带着感激,“真的帮了大忙,太谢谢你了,林同学。”
“不客气,能帮上忙就好。”林轩笑了笑,笑容干净而真诚,“我对跨学科研究也很感兴趣,觉得符号学和社会网络分析结合起来会很有前景。正好,我们系下个月初有一个小型的学术沙龙,主题就是‘社交网络中的文化符号传播’,如果你有空,欢迎来听听,应该会有不少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一个纯粹的、基于学术兴趣的邀请。封瑶能清晰地感受到对方眼中对知识探讨的渴望,没有掺杂其他复杂意图。她略作思考,便欣然应允:“听起来很有意思,我会关注相关通知的。谢谢你的邀请。”
两人随后又就《跨文化符号迁移》中的几个基础概念简单交流了几句。林轩的视角带有明显的工科思维,善于将抽象理论拆解为可操作的模型,这让封瑶感到耳目一新,也给了她不少新的思考方向。几分钟后,林轩因约了同学讨论项目先行离开,封瑶则继续翻阅着那份珍贵的笔记,心中对即将展开的学术道路更多了几分期待和信心。
然而,她并没有注意到,在咖啡吧另一侧用于分隔空间的磨砂玻璃立柱旁,徐卓远不知何时已经立在那里,手中拿着一瓶依云矿泉水,目光平静地掠过她手中那份陌生的笔记,以及刚刚消失在转角处的林轩的背影。
他原本是精确计算了时间,准备过来“监督”她完成休整,并递上水分的。此刻,内部系统无声地记录着新的环境参数:
【环境更新:检测到陌生雄性个体(已识别: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林轩,学号:oxxxxxxx)与目标封瑶进行非预设性社交互动。持续时间:分秒。交互类型:信息交换(纸质资料传递)。观测结果:目标封瑶面部微表情识别——愉悦度提升+,认知激活水平提高+o。关联事件:接收外部学习资料(纸质,非系统内资源)。】
徐卓远面无表情地走上前,将矿泉水瓶轻轻放在封瑶面前的桌上,声音平稳无波:“水分补充。建议摄入量:oo毫升。”
封瑶从精彩的笔记中抬起头,看到他,眼睛顿时一亮,带着分享的喜悦:“你来了?正好,你看这个笔记,林轩同学借给我的,写得真好啊,帮我理清了好几个之前卡住的地方。”她将活页夹推向徐卓远,动作自然,毫无保留。
徐卓远的视线落在笔记上,瞳孔微不可察地调整焦距,快扫描内容。
【客观评估:笔记结构逻辑性评级:a。信息密度:高。内容准确性:。对理解目标书籍特定章节确有显着助益。】
“笔记质量:优良。”他陈述道,然后目光转向封瑶,问题直接而中性,如同信息检索,“提供者为林轩。你与他建立了新的、稳定的学习协作关系?”
封瑶愣了一下,随即失笑,觉得他这公式化的问法有些可爱:“算不上什么正式协作关系啦,就是碰巧遇到,他看我读那本书有点吃力,好心分享了一下笔记而已。他还邀请我去听他们系下个月的学术沙龙,关于符号学和网络分析的。”她语气坦然,完全未察觉这番解释在徐卓远复杂的内部解析中可能引的连锁反应。
“学术沙龙。信息已记录。”徐卓远点头,内部数据库已同步调取林轩的公开信息:绩点排名前,参与过国家级科研项目,导师评价极高,人际网络活跃度适中,风评正面……一个潜在的、高效的、非他控制的“外部信息源”和“协作节点”已被标记。
一种极其微妙的、类似于“资源占用冲突预警”或“变量介入风险提示”的信号,在底层逻辑回路中一闪而过,但其优先级极低,瞬间便被更高级别、持续运行的进程【长期任务:分析封瑶情绪反馈与非理性系统扰动关联性研究】所覆盖和压制。
“你的自主学习进度出原定计划基准。”徐卓远不着痕迹地转换了评估焦点,将核心拉回到封瑶自身,“效率提升显着。但需注意,连续高强度认知负荷存在边际效益递减风险,建议保持规律性休整,避免信息过载。”
“知道啦,我的‘外置处理器’先生。”封瑶俏皮地回应,从善如流地拿起他带来的矿泉水喝了几口,“有你在旁边盯着,我会注意劳逸结合的,不会让自己真的‘过载宕机’。”
她话语中那份不自觉的依赖和全然的信任,像一道精准的最高优先级指令,暂时平息了徐卓远系统内部所有因外部变量介入而产生的细微杂音。他看着她被温牛奶暖得微微泛红的脸颊和因学到新知识而格外明亮的眼睛,核心温度传感器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略高于基础值o摄氏度的水平。
他暂时无法准确定义林轩这个“变量”的出现意味着什么,也无法量化那份笔记带来的“愉悦度提升”与和他一起在实验室拆解仪器、或者共进晚餐时记录的“开心”指数之间的具体差异。但他能清晰地监测到,封瑶的“个人成长与学术能力提升轨迹”正在沿着他辅助设定的路径良好展,并且,她依然习惯于将她的进步和收获,第一时间与他分享。
就目前而言,这已足够。对于他不断迭代升级的“分析进程”来说,封瑶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充满无限吸引力的未知函数,值得投入近乎全部的算力去解析其行为模式和内在驱动。至于其他干扰项,只需纳入观察列表,持续评估其对她主体成长路径的影响权重即可。任何试图影响主线程稳定性的进程,都会被严格监控和管理。
然而,在图书馆另一处靠墙的安静座位上,陈墨轻轻合上了手中的《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吸引》。她刚才无意间抬头,恰好看到了封瑶与林轩交流的全过程,也看到了徐卓远后来的出现,以及他们两人之间那种无需言语、自然流淌的、仿佛自成一体容不下外人介入的默契氛围。
她低下头,指尖在光洁的书页上轻轻划过,停留在“人际吸引中的接近性与曝光效应”这一小节。理论清晰明了,指出物理距离的接近和频繁的接触能增加好感。可有些距离,似乎并非仅仅依靠物理上的接近和理论上的钻研就能缩短的。
她拿起惯用的那支浅蓝色水笔,在摊开的笔记本空白处,不受控制般地、轻轻地写下了三个字:“渐近线”。
就像数学中的渐近线,无限接近,却似乎永不相交。她看着那三个字,眼中闪过一丝迷茫和不易察觉的涩意,但很快,那抹情绪被一种不服输的倔强所取代。她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重新拉回书本。至少,她想要更清楚地理解,那两条看似平行却在某个点产生了交汇、从而命运轨迹紧密缠绕的线,究竟是如何生的。是偶然,还是存在着某种她尚未掌握的、必然的规律?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dududu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