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今年的暑期档不会特别好过,所以除了《赤壁》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大片选择这个时候上映。
就算是《赤壁》也是月o日上的,差不多留出了一个月时间。
原时空,凭借这一个月的强势期,《赤壁》收割了亿票房,虽然也回不了本,但起码拿下了年度票房冠军。
但是这个时空就不一样了,在吕文的刻意狙击之下,《赤壁》最后票房连亿都没有,凭空蒸了两个亿。
这也是今年暑期档票房过低的主要原因,所以说,今年院线完不成kpi,吕文是罪魁祸……
但毕竟穿越者只有吕文一个,谁也不知道《赤壁》原时空圈了那么多钱,大家都以为挺正常的。
甚至很多人还觉得多了,毕竟《赤壁》太特么烂了……
也正是因为大家都没想到《赤壁》这么烂,所以很多电影都选择了避开这艘航母,反而选择去奥运会期间偷鸡。
正常的逻辑就是大家都怕奥运会影响,谁都不敢上,这个时候上一下,会不会有反效果?
其实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很多制片方和行方都有捡漏的心态,觉得大片可能会出问题,他们就能异军突起,走上人生巅峰。
比如小黑胖子携《祖宗十九代》勇闯春节档……
只不过这次大片换成了奥运会而已,也有可能,而且也不是一个系统的,万一呢?
但通常这么做的都是小成本电影,《叶问》这种中等制作还想偷鸡,就有点不好评价了。
这是吕文的想法,站在《叶问》出品方东方影视的视角,还是很值得这么干的。
插一句,东方影视的老板是黄白鸣,就是那个翻来覆去拍《家有喜事》的家伙……
他觉得《叶问》是大片,还有国际巨星甄子弹,这个时候上映,起码排片会多一些。
这个倒是真的,相比一大堆批片和恐怖片,《叶问》在这个时间上映,排片一度高达,算是很给面子了。
最重要的是,黄白鸣真不敢在贺岁档上。
原本《叶问》确实想勇闯贺岁档来着,一开始定档的只有小钢炮的《非诚勿扰》和陈凯哥的《梅兰芳》。
但后来吕文高调宣布《画皮》角逐贺岁档,黄白鸣就怂了。
尤其是在《赤壁》被吕文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以后,黄白鸣直接力排众议,提档到月日。
当然,也有《梅兰芳》原因。
从某个角度上说,《叶问》和《梅兰芳》是同一个类型的电影,先别急着骂,这里说的是背景,都是小日子霍乱时期,也都是一个人顶着压力,维护个人和民族尊严的故事。
区别就是《叶问》讲的是一个普通人对抗外敌和内患,最终成“神”的故事,而《梅兰芳》讲的是一个原本就是“神”的人,表达自己想做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看起来差不多,其实区别很大。
说白了,就是商业片和文艺片的叙事角度问题,如果吕文是黄白鸣,肯定会逮着《梅兰芳》猛打,一部商业电影,背景又差不多,怎么可能怕文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