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嫣已有三个月身孕,意味着朱由检至少还要留在宫中七个月,但朱由校也没急到非要现在就办不可。
虽然暂时无法将朱由检送出京城,但一些准备工作还是得提前开始。
最终商议决定,朱由检将被封为信王,正式册封将在新年朝会上宣布。
封地定于河南信阳府,但暂不就藩,等待皇后为皇帝诞下皇子之后,再行外派,这也是众位大臣的意见。
在这段期间,礼部也将着手筹备朱由检的婚事与选妃事宜。
亲王成婚,礼仪繁复,更何况是在京城,由皇帝亲自操办,排场与声势自然要比寻常更加盛大。
而朱由检的册封仪式,也将与婚礼一并举行,如此既节省时间,也减少大量花费。
次日清晨,刘时敏率领百余名御林军,在皇城中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抓捕行动。
近百名太监因宫中府库失火被焚一事,遭皇帝降罪。
他们尚不知罪从何来,便被如狼似虎的侍卫押赴城外,当即便被处决。
在行刑之时,刘时敏亦将众多太监与宫女召集至刑场,逼迫他们亲眼目睹这一幕。
朱由校就是要用血淋淋的刀刃与落地的人头,告诫众人安分守己,莫存非分之想。
即使他们为太监,朱由校也从未真正将他们视作心腹。
常有人说,太监与皇帝一体,共荣共辱,此话虽有其理,却不尽然。
世间从未有所谓的依附,唯利是图才是真相。
太监亦是如此,虽为皇帝家奴,但真正依附的,并非皇帝本人,而是皇帝所掌控的权势。
只有皇帝拥有足够的权力,才能维持他们地位的稳固。
一旦皇帝的权势无法满足他们的欲望,这些人便会迅抛弃其主。
譬如大太监冯保,他与万历皇帝的关系可谓亲密无间。
可最终如何?冯保却与张居正合谋,处处限制年少的皇帝,不让他掌握本应属于他的权力。
原因无他,只因张居正手握大权。他虽无丞相之名,却有丞相之实,权势之盛,甚至远一些君王。
正因如此,他才能推动改革,推行“一条鞭法”。
冯保正是看中了张居正的权势,才甘愿为其效命。
至于被架空的万历皇帝,自然成了他展示忠心的牺牲品。
“皇帝是孤家寡人”,此话不假。朱由校深明此理,因此无论对内对外,皆以严法立威。
相较文臣,太监更易处置,也更易震慑。
唯有不定期地展现皇权的威严,才能让他们真正心生畏惧。
刘时敏虽不识那些早已吓得面色苍白、冷汗涔涔的小太监,心中却也生出几分怜悯。
这些人大都是因生活所迫,断送自身,才入宫中谋一条出路,怎料贪欲作祟,终落得身异处的下场。
随着御林军统领一声令下,侍卫们挥动利刃,瞬间割断他们的脖颈。
斩毕,将刀刃于护城河中略作清洗,擦干后收入鞘中,整齐列队返回宫中。
他们的任务只是行刑,至于善后之事,则交由剩下的太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