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官无不投来羡慕的目光,尤其那些曾举荐李三才之人,心中更如针扎般难受。
但皇帝的决断,他们无人敢言反对,即使内心抗拒,也只能接受事实。
眼下他们更头疼的,是李三才被彻查之事,这才是真正的麻烦。
谁也没料到,皇帝竟要再次深入追查,让他们措手不及。
还未等众人从震惊中回神,皇帝又抛出一个更为惊人的决定:
“要让漕运畅通,杜绝堵塞、溃堤之患,确保江南粮草能顺利送达京师。”
“朕欲重设漕运总兵官一职,与漕运总督共理运河事务,统管河道治安与修缮,以免年年向朝廷伸手要银。”
“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妥。河道治理之事,说难不难,有漕运总督及其属官便可胜任。”
“再设总兵官,只会徒增冗员,加重朝廷负担。若总兵与总督之间意见相左,职责不明,岂不引更多纷争?”
一听到皇帝要重设总兵官,佥都御史王德完立刻出声反对。
当年裁撤总兵官与参将衙门,正是他们东林党精心筹谋、顶着巨大压力完成的成果。也正是从那时起,他们才得以压制浙、楚两党,甚至与皇帝抗衡。
如今短短十年,皇帝竟要翻案重设,这是他们绝不能接受的。必须竭力阻止!
朱由校听后,随即回应道:
“你说治理得好?那叫什么治理?你们所谓的治理,不过是向朕和朝廷伸手要银子,拿大把银子去填补漏洞!”
“要是你们能把河道管好,让漕运畅通,让朝廷和朕安心无忧,朕还会亲自过问这些琐碎之事?”
王德完被质问得无言以对。皇帝手里拿着那份奏疏,字字句句都像是冲着他来的,他实在难以辩驳。
其他官员也都心知肚明,复设漕运总兵官已是大势所趋,谁也无法阻止。他们也懒得再费口舌,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因此,没有人再像王德完那样,站出来公开反对。
既然此事已定,接下来便是人选的问题,这才是重中之重。
朱由校扫视着一众勋贵,目光在人群中缓缓移动。
成国公朱纯臣信心满满,微微挺直了身子,试图让自己更加显眼。
他认定,这漕运总兵官的职位非他莫属。
京师只有三位公爵,最受皇帝信任、地位最高的英国公,已经被委以重任,自然不会外调。
定国公虽然与他地位相当,但平日里几乎没什么存在感。朱纯臣正因这一点而志在必得。
更何况,他的先祖朱能非同一般,乃是成祖皇帝手下的大将。就凭这层关系,他也自信漕运总兵官这个位置跑不掉。
只要他能上任,金银粮米便唾手可得,取之不尽。
可惜,他并不知道,皇帝早已将他排除在考虑之外。
朱由校的目光,始终落在后方的侯爵队伍中。
说实话,除了英国公一家之外,其余勋贵中实在难得有几个能入得了他的眼。尤其是那些因靖难之役而得爵的家族,大多品行不堪。
喜欢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