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
“妈,趁着能转户口,你们赶紧把户口转过来,不然只有我一个人有定量怎么也不够一家人吃“贾东旭说道
“东旭,你急什么,我合计了一下,我们每年从乡下收过来的粮食也有几百斤,虽然没有粮本上的定量高,但是那不要钱,至于烟酒糖茶咱们买的少,肉跟油你一个人的定量确实不够,我再想想”贾张氏说道
“妈,这有什么好想的,要是易中海在,傻柱没跟咱们闹掰,咱们还能用他们的,他们两家多出来的怎么都够咱们用了,现在他们都指望不上了,必须转过来,万一以后不给转了就麻烦了,咱们一家老小不说饿死,肉买不了,油买不了,棉花跟布靠我一个人怎么供应一家人”贾东旭急着说道
“不行,我不转,一年几百斤粮食呢,还有那几亩地是我的根,打死都不转,万一城里活下去我还有几亩地,肯定饿不死”贾张氏说道
“你不转,让淮茹转,必须转,你看看林家,他们来城里上班,所有人都把户口转过来了,他们一下转十几口人,好几十亩地都放弃了”贾东旭急道
“要转你让淮茹转,我是不转,没有那几百斤粮食你的一点工资根本不够用”贾张氏说道
按照原来的轨迹贾东旭有事都会找易中海,有易中海忽悠傻柱帮助贾家,易中海两口子也有定量,怎么都够贾家吃用了,现在没有易中海忽悠,贾东旭也是急了,难得做回主,没了血包,没人给兜底,只能自己做主,
他不急也不行,一家人用一个人的定量是真扛不住,易中海去坐牢也变相救了贾家,就看三年灾害的时候一家人的定量可够贾张氏霍霍
第二天一早秦淮茹就回了昌平办理户口,她也没有主见,贾东旭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呗,饿不着自己就行,
她早就想把户口转过来,毕竟嫁出去了,户口还留在娘家算怎么回事,再说只有户口转过来才算城里人,之前街道说说几次,都被贾张氏拦着,
理论上女儿贾出去哪怕是没转户口也不可能从娘家分粮食,贾张氏就是个另类,她就干出来了,
…
1955年11月6日
星期天,早晚气温已经接近零度,
上周末老爹跟三叔一起带着大黄去了一趟山里,很幸运的抓了一只狍子,一只黄毛野猪,还都活着,还有几只兔子跟野鸡,
今天东跨院正式入住,
两个爷爷搬到正房,三叔搬到厢房,厢房还有一间当库房,孩子们一人一间倒做房,房间分好了,不过天冷了,林峰三人还是挤在一起,明年再分开睡,
一大早小院里就架起了大铁锅,烧烤架,煤炉子
“大哥,我们来了”早上八点多小胖子和李援朝就带着几个小孩来到小院
“你们怎么来的?来这么早?”林峰问道
“我让李叔去接的他们”小胖子说道
“大哥,我带了酒”李援朝拿了两瓶汾酒
“我也带了酒”小胖子也拿了两瓶茅台
剩下几人也把礼物拿了出来,没一个掉份的,就凭这礼物够坐主席了,就是不知道回家可得挨揍,
“这几个小孩有来头”许大茂给傻柱打下手,在傻柱耳边嘀咕道
“有什么来头?不是小峰的同学吗?”傻柱不解的问道
“你看他们带的礼物,茅台,汾酒,中华,咱们院谁家能让一个小孩这样出礼,大人也不能出这么多,咱们院有几家有这些东西,所以说这几个小孩家里都不简单”许大茂十分笃定的说道
“小胖子是厂长的儿子,其他几个没见过,红星小学也没这么多领导家的孩子”傻柱说道
“你傻呀,没看都喊小峰大哥吗?都是小峰的小弟,乖乖,有这几个小弟,小峰长大了还得了,不得横着走”许大茂说道
“你也认小峰当大哥,让他带你混”傻柱说道
“滾,老子都快结婚的人了,跟着一帮小屁孩喊大哥,不过等小峰长大了可以考虑”许大茂说道
林峰把几人介绍给家里人就带他们溜达起来
“大哥,你的大黄呢”一个小孩问道
“大黄在它屋里,我带你们去”林峰领着他们到走廊里大黄的卧室
“哇!大黄住这么好,单独一间房,还有被子,还有床”几人都惊讶的张大嘴巴
“这都是大黄自己挣的,今天吃的肉也是大黄抓的”狗娃说道
“哇!大黄好厉害”
汪汪汪“这几个小孩懂事,下午他们回去送点狍子肉给他们”大黄说道
几个小孩上去轮流摸大黄的狗头,都激动的很,城巴佬哪能体会到农村人的快乐,
今天说是摆席,也就是自己几家,老爹关系好的同事,方厂长,李主任来了,五金厂的厂长也来了,他是被李主任拉过来的,五金厂能够扩建增加了这么多工人全靠人家,作为厂长必须得来表示表示,
至于四合院里,仅仅是搬家,没必要请全院坐席,不过做了大锅菜,每家送一大碗萝卜炖肉,
没有给闫家,贾家,主打的恩怨分明,本来就闹的不愉快了,没必要上赶着讨好,送了肉也挡不住贾张氏背后骂人,闫埠贵该算计的还是算计,
但凡有点机会他还是会举报,这种粪车路过都得尝尝咸淡的人,你但凡给他一点甜头,他就能觍着脸想算计更多,不能给他任何念想,
不过傻柱使了坏,跟闫家几个小的说让他们一会偷偷过来,给他们一人几串烤肉,傻柱的原则是要不断制造机会挑拨闫埠贵两口子跟孩子的矛盾,最后两口子跟孩子们彻底决裂,分家才好,
今天用的烧烤架是林峰让老爹做的铁架子,还有专门烤鱼的夹子,拿到王府井大街,支个摊就能挣钱,
“哇,大哥,你们家烤肉的架子我都没见过”
中午,肉刚烤上月亮门门口就站了一群小孩,都眼巴巴的看着这边,也没人进来
“都进来排队,今天一人五串”傻柱对着门口喊道
一群孩子赶紧跑过来,老老实实的排队,分完之后,只有闫家的几个吃完才走,其他孩子都是趁热赶紧拿回家给大人也尝尝,刘光天兄弟俩准备拿回去坐家门口吃,给他们闻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