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在西汉庖厨养娃 > 第120章 第 120 章 更新(第2页)

第120章 第 120 章 更新(第2页)

田氏听了乍舌道。

“这还不算每月的市税丶交易税,贵成这样,还租不着呢,我只见着一处地方不好的位置是空的,瞧那市吏的意思,不大愿意给我,像是要些好处才愿松口。”

这交门市内的所有列肆,都是归属官府的,这钱也是由市吏征收的。

这些日子,季胥她们接连的去了长安各市逛了逛。

长安总的有九市,分别是东市丶西市丶交门市丶槐市丶柳市丶直市丶孝里市丶交道亭市丶高市。

其中东丶西二市在城内。

东市是高祖时候建立的,是个古老的大市;西市在醴家坊,和东市隔着条横门大街,东西对望。

这二市里有全国各地的大商贾,在市内有巨大的廛室囤货,每日早上一车一车的取出来卖,巴蜀的织锦,关东的粮食,西域的良马丶毡毯,塔什干的石榴,身毒的琉璃……可谓是货别隧分,奇货千万,车不得旋,人不得顾。

凤丶珠并小幺她们三个小孩眼睛都看直了。

“阿姊,那人是不是病了?”

东市里走来一个高鼻子绿眼睛的外邦人,身量宽胖,满腮的虬须直到胸口,把季珠看的瞪大了眼,又不好多看,悄悄的问季胥。

“嗳哟,那人两只眼睛绿幽幽的,跟水潭子似的。”田氏也被唬的拍胸脯。

季胥道:“那些是外邦人,长安有蛮夷邸,专门接待西域丶南越丶匈奴诸国的使者。”

“外邦人吃的啥?竟和咱们长的不一样?”季凤稀奇不已。

这长安城内的东西二市,让她们大开眼界,可这里头同样大小的列肆,赁金又在外头交门市的三到四倍,只能逛了逛,退出去了。

另又从横门出了城,到了城北的直市。

这里的货物并无二价,都是一口价买卖,故才得了这个名,离这直市二十五里,有个富平津,那个津渡口常有货船停留,在这直市买卖。

因此这里有陶瓶丶耳杯丶漱盂丶虎子丶陶盘丶捧盒……但凡日常用的,连一根针都有,都是一口价,像批发市场似的,主打量大。

东西二市的商贩也会到这来进货,并不见那卖熟食的。

季胥想,以後若能开得起店肆,倒可以来这进些盘盏丶木案丶筷箸的。

不过到这样一个卖杂物的批发市场开食肆,显然不现实,因此这个直市也排除了。

另又去了西郊的柳市,这地方叫细柳,几十年前,匈奴威胁中原,皇帝派大军分别在长安附近的细柳丶霸上丶棘门驻军,在渭河北岸有屯驻的便是细柳营,名将周亚夫治军严明,连皇帝视察都拦在帐外,这段出了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细柳营。

当初这里人多,这细柳营附近还形成了一个柳市,不过如今军队撤去,这里成了一个大粮仓,名叫细柳仓。

因地方偏僻,远不复从前的盛况,柳市内要冷清许多,一时也不作考虑。

後又去了趟城南的太学,只见这太学门口立有石刻的经书,进出的学生雍容揖让,彬彬有礼。

“这槐市果真每月只开两日,那日多少学生在那槐荫下,如今倒不见什麽人了。”

田氏道。

这槐市值得一提的是,它是太学生们为了交易书籍,自发形成的,不具规模,并没有建立像其他市场那样的高墙丶市楼丶列隧丶店肆,自然也就没有市吏来收取赁金丶市税之类的。

接连的又去孝里市丶交道亭市丶高市看了,不在话下,总归都有些不可在里头开店肆的缘故。

“东西二市赁金贵丶直市不卖熟食丶柳市偏丶孝里市远……依我看,这傍着太学的槐市倒好,能省多少本钱,只可惜一个月只有两日开市。”田氏道。

“这处日後倒能来摆摆小摊,若长久开店肆招客的话,看下来,还是离咱们最近的交门市合适些,那里多有卖熟食的,人也多,赁金倒也还公道。”季胥道。

“嗯,是这样,那咱就定那处?”田氏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