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白伊瑶算账的时候,也是狠狠激动了。
仅仅只是带鱼就有一万两千六百八十块,带鱼的品质好,价格也高。
还有杂鱼干,白伊瑶不仅仅是收村民的,就是自家的也全都晒成了鱼干。
陈军自是也跟着一起晒了,然后卖给白伊瑶。
不过也没有全晒,毕竟他还要留上一部分留着交给老板。
当然了,能在码头赶干收购的也都不是傻子,纷纷有样学样。
而这苦了周老板了。
不过真的说起来,这个周老板人品也是不怎么样。
本就是暴户起来的,根基就不稳,不仅没有查到,还非要和田家使绊子。
这下好了,本来田家就没把他放在眼里,这下是直接暗地里打压。
周老板往内陆做的生意那是直接做不成了,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惨。
就这样白伊瑶的鱼干生意那是干的非常的火热,六千块。
当然了,相比之下延绳钓和地笼就少了很多,不过才一千一百块。
总之零零总总的算下来,加上傅庭平两人的船,那是直接翻了几倍,六万五千八百一十块。
听着是很多,可这也是他们没日没夜,拼了命挣来的。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老天给力,天气好。
就是白伊瑶和傅庭礼想要去造船厂,看看船的进度,都抽不出时间。
一个是因为太累,再就是接下来会更累。
不同的海域,不同的渔场,追着带鱼跑。
难得一遇,谁也不能保证下次还能不能再次遇见带鱼群。
先天气的变化,海流也会有所改变。
当然,也不仅仅是这个原因,能改变的因素很多。
最能影响的当然就是排放物了,全球的工业已经在大力推广了,并且在迅展。
总之种种因素加起来,就极大可能的导致了海流流动的度,方向,甚至是强度也在生变化。
而这也是能对海洋的环境起到一个很重要的影响的。
这一切能给渔民带来的最显着的好处就是,它可以促进渔场的形成。
不过这都是渔民所能了解的,即便是白伊瑶也不懂。
毕竟上辈子的她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
当然了,他们也不在意,他们只知道这个机遇,能挣钱就好。
船什么时候都能去看,并不能急于一时,而眼下的带鱼汛期却是可遇不可求的。
八零年代初,海洋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即便是沿海岸作业的渔船,那是也能捕捞到大把的带鱼。
村子里不仅仅是白伊瑶他们,就是其他的村民们也是收获满满。
傅家众人休息了一天,一个个又都满血复活了。
夜里三点,起床穿衣。
洗漱好,就出了,傅母也跟着一起出海。
下了一场雨,今儿又赶上是农历十五,算是一个好日子。
大家休息好了,一个个眼里都是干劲。
农历十五大退潮,傅母等人都打算上岛去淘海。
天气冷了,村里礁石区的海货也会随之变少,但凡是大退潮,村里的妇女都会一窝蜂的去淘海的。
不过人多了,家里的有船,他们就跟着家里的船去孤岛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