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冬梅拿起一颗青桔,十分熟悉的粗糙的手感,浓郁的柑橘香味,闻着嘴里就流口水。
陈茵也捡起一颗观察,虽然外表和枳很相似,但终究不是一种东西,制作出来的药效比不上枳,只能练练手罢了。
“文博哥丶玉树哥,你们俩快把东西放着,先吃饭。”
吴冬梅懊恼地给了自己额头一巴掌,“对对对!先吃饭,先吃饭。你们俩在外面忙了一整天,肯定没有好好吃东西。”
吴文博和吴玉树感受到腹中传来的饥饿感,没有反驳,将手里的竹筐放在干燥的地方後,跟着陈茵两人往食堂走去。
餐桌上,两人将今天寻找枳替代品的路程全部道出。
衆人这才知道他们是在周围遇不上没成熟,表皮青色的橘子才走远到周围的村子碰碰运气。
最後在一处撂荒的果林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果子,花了不到计划十分之一的价钱买来果子。
大家都忍不住夸赞两人的聪明才智,真的是花小钱办大事。
但不管怎麽说,这些东西都是花钱买来的,如果仅仅用于练手,做好之後全都弃之不用也有些浪费。
尤其是对于吴冬梅一毛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人来说,忍不住可惜地问出声:
“茵茵,这些买来的青桔加工炮制练手後,不能当做药材使用。难道做好之後全部扔掉吗?”
此言一出,其他人的目光瞬间朝着陈茵集中。
陈茵对上衆人的眼神,摇摇头说:“当然不会这麽浪费。药效无法和枳实相提并论,不用当做药材使用,但是我们自己用来泡泡茶,给水增添点味道还是可以的。”
听到陈茵的回答,吴冬梅总算是把心放回肚子里。
解决完一桩担忧,她又开始好奇什麽时候开始教学炮制手法。
“待会儿吃完饭就开始,采摘下来的枳并不能放很久。加工枳壳需要尽快将其一分为二,采取夜晚晒瓤,白天晒皮的方式进行加工。而枳实……”
陈茵将加工炮制手法详细地描述出来,听得衆人忍不住停下手中的动作。
吴文博和吴玉树两人作为学员更是听的目不转睛,一边听,一边将所有的内容刻在心里,害怕待会儿上手的时候露怯。
陈茵停下声音的那一秒,两人迅速将碗里的饭菜往嘴里倒,加快用餐速度。
最後两人甚至比陈茵吃饭结束的还要快,急匆匆扔下一句“我们先把东西搬去六楼,”迅速跑开。
陈茵不由自主地加快吃饭的速度,戴上刀,紧跟两人的步伐。
柳梦溪她们也很是好奇,想要看看“枳”是如何从原料加工成为她们熟知的模样,将碗筷清洗干净後,带着刀一起上楼。
陈茵到达六楼时,表哥两人已经将框里的青桔全部倒出来,防止青桔表面的水分聚集,影响成品。
“文博哥,枳实和枳壳两者加工很简单的。”
说着,陈茵从地上捡起一颗可以捏在掌心的青桔,另一只手拿着刀,给两人展示。
“今天你们俩采摘的来的青桔,比较适合加工成枳壳。因为枳实的主要原材料是枳在生长过程中自然掉落的部分加工制成,你们俩今天采摘的应该都是从树上剪下来的吧?”
闻言,两人对着陈茵重重点头,肯定她的猜测。
“其实,枳壳和枳实的加工很相似,也很简单,你们只需要把握晾晒过程中对于二者干燥程度的判断就成功了八成。”
吴文博一听,两只耳朵迅速竖起来,追问道:“怎麽判断干燥程度?”
“干说你们俩肯定觉得心里没底,等今晚将所有的青桔切开之後,每天翻面晾晒的时候,我再教你们判断。”
说着,陈茵将手中的青桔一分为二,而後将内里有瓤的部分向上,摆在干净的地面上。
“枳壳的第一步就是将其分开,而後晾晒即可。”
两人一听,没想到如此简单,迅速动起手来。
相较于古代医典中提到的枳壳炮制手法,陈茵今日教学的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傻瓜式的炮制手法,学起来上手简单,方便往後村里集中擦加工炮制。
紧赶慢赶的吴冬梅等人听到手法,纷纷加入,不一会儿一筐青桔被大家切的干干净净。
此刻,摆在地上青白二色的青桔,代表着青山村的希望,大家痴痴地看着不愿离开。
直至月上半空,陈茵交代吴文博两人明早记得翻面,现在回房休息,别影响明天早起,两人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翌日,陈茵和往常一样天色灰蒙蒙时起床锻炼身体,走到昨夜晾晒青桔的地方时,看见两团黑影,差点把她吓一跳。
仔细一看,竟然是吴文博和吴玉树两人。
“文博哥,你们俩起的也太早了!说是白天晒皮,但是现在和白天还是有些区别吧?”
吴文博不赞同地直起身,“说是白天晒皮,就意味着内瓤不要接触光线,待会儿天亮起来,我们俩可就来不及翻面了。”
说着,他迅速蹲下身,继续处理身边的青桔。
陈茵无奈地叹气,刚准备靠近,吴文博头也不擡地说:
“茵茵,你快点去锻炼,这里有我们两个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