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丶青蒿丶枳实丶枳壳……”
陈茵一边将药材掏出来,一边复述它们的名字。
将两袋的药材全部掏出来,直接摆了满满一桌子。显然这段时间,吴玉珠除了上学丶干家务之外,其馀的时间都全在采摘药材,不然不会有眼前的收获。
意识到这个事实的不止陈茵,吴冬梅刚想说什麽,可对上吴玉珠那坚定的目光,她张开的嘴久久吐不出一个字。
因为她知道对于吴玉珠这种性子坚韧且要强的人,即使她们在这里叮嘱,回去之後,吴玉珠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性子做事。
想到玉珠一家的情况,吴冬梅选择闭口不言。
随即跟着陈茵一起,将所有的药材按照医馆的进价计算清楚。
最後得出结果,半个月下来,吴玉珠的收获一共是三十五元,比起上次还款的数额只差十五块,但这仅仅是半个月的收入。
照这情况看,一个月还上五十块,对于吴玉珠她们一家没什麽固定收入的家庭,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
“三十五块!玉珠,你这段时间肯定没闲着。”吴冬梅惊讶地喊出声。
吴玉珠也没想到这些平日里随处可见的“野草,”竟然如此值钱,稚嫩的小脸因为震惊而潮红。
“我…我……”整个人激动地无语伦次,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和他一样震惊的还有吴家人。
虽然陈南鹤是大夫,但是他们家对于中草药的了解并不深,仅限于知道有些特殊的草可以治病。
而陈茵在吴家人面前展示中草药的机会也不多,所以他们的脑子里并没有草药值钱的念头。
要知道她们在村里生活,一年到头种的粮食勉强够自己吃,仅有极少的部分可以拿出去卖钱。
除此之外,就是家里得鸡鸭丶鸡蛋和猪,这就是家里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不然,吴文博也不会跟着村里人一起外出打工,实在是家里挣不到钱,而生活处处都需要钱。
意识到草药十分值钱的那一刻,不少人都将目光转向陈茵身上。
此刻,陈茵并没有时间回应大家的疑问,她看着吴玉珠说:
“玉珠,你这次带来的草药一共值三十五块。这些钱你是想要全部用于还债,还是留一点给自己生活。”
此言一出,吴玉珠激动地连连摆手。
“不不不!我不要,全部还给茵茵姐,我身上还有钱读书和生活。”
“那好,我在你的记账本上注明‘-35,’下次送药材的时候,你要是想留钱读书,可以提前告知。”
“谢谢茵茵姐,我不会不读书的。”
吴玉珠透过陈茵的言语和表现,知道对方看中什麽,也在陈茵身上看见了读书的价值,她当然不会放弃。
“那就好。你现在还小,读书才是最主要的任务。明年,我在镇上等你。”
“我一定会来的!”吴玉珠重重点头,许下承诺。
说完还债的事,吴玉珠想起自己在读《神农百草经》时候有很多地方看不明白,忍不住向陈茵投去期待的小眼神。
两人视线对上,看着没有去意的吴玉珠,陈茵似乎是意识到什麽,问道:
“玉珠,你还有什麽事吗?”
“茵茵姐,《神农百草经》上我有很多看不懂的东西,我能不能问问你呀?”
“当然可以。”
随後,在吴家的院子里想起吴玉珠和陈茵一问一答的声音,谈论的内容不仅仅有简单的中药材识别和炮制,竟然连一些药方的配伍都有涉及。
陈茵一边震惊地迎接越来越深入和庞杂的提问,一边欣喜地看着吴玉珠思索的模样。
她不得不承认,眼前的小姑娘记忆力的强大和对药方配伍的理解能力,超出她对这个年纪孩子的印象。
隐隐间,她甚至感觉在吴玉珠的身上看见了自己曾经的影子。
只不过,当初的陈茵并没有一个好的引路人。
吴玉珠呢……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不只是吴玉珠单方面的提问,陈茵也开始发问,用一个师者的标准对吴玉珠进行考察。
一问一答,把院子里旁听的吴冬梅等人听得两眼发直。
刚刚还在惦记和陈茵说说中药材事情的吴秋丰和安红英,更是忍不住打起哈欠。
意识到两人应该会说很长时间,其他人不得不暂时按捺住内心的想法。
如果不是陈茵眼角馀光瞥见天边的圆月,或许两人还会继续说下去。
“今天就到这里,时间不早,再说下去回家就太晚,全奶奶该担心了。”
陈茵思考片刻,还是觉得不安全,提议道:“玉珠,要不要人送你回去?”
“不用不用,我认路,村里的路都走惯了,茵茵姐你不要担心。”
吴玉珠用自己说到发干的嗓子回话,迅速跑开,不给陈茵送人的机会。
陈茵看着几乎是眨眼功夫消失在眼前的小姑娘,无奈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