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就多喝一点。”
话音刚落,身後传来敲门声,两人擡眼望去,原来是孙思魏带着能挤出时间的医生们全都来了。
陈茵有些惊讶地看着快要将一整间办公室全部挤满的医生,对于之前孙思魏所说的全市最大中医院有了一点认识。
殊不知,大家都是听说是上次被杨主任赞叹不已的年轻大夫来了。
一个个为了看热闹,不管有事没事,全都挤出空闲出现在这里。
杨国华当即给衆人介绍,“这位是陈茵陈大夫,这些是我手底下的医生,分别是……”
他每提到一个人的名字,那人立即举手,并朝着陈茵打招呼。
“陈大夫,你好。”
“你好。”
一通简单的招呼打过,杨国华立即朝着有值班任务的人摆手驱赶。
他还不知道这些人聚集在这里是为什麽?热闹是那麽好看的吗?见过一面,往後碰到的时候有点印象就不错了。
见状,一群人不好意思地笑着离开。
最终办公室内只剩下十个人左右,以杨国华和陈茵呈包围状落座,准备开始期待已久的经验交流。
不止是杨国华,大家都对陈茵对痨瘵的诊断和治疗都很感兴趣。
杨国华看了衆人一眼,轻咳两声,清了清嗓子。
“咳咳!小陈,大家都对你治疗之前的痨瘵患者挺好奇的,你能说说自己的判断过程吗?”
“没问题,只是我学艺不精,说的有什麽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见谅,并指出来。”
随即,陈茵将看到杨大宝那天的事情一一道来。
“……当时正是流感侵扰之时,虽说对方也是咳嗽,但是仔细辨别的话,能够看出他咳嗽的频率丶痰的状态以及……”
随着陈茵的阐述,一群人像是真的看到了当时的画面一样。
当听到杨大宝当时状态萎靡,并未有任何防护措施出现在医馆的时候,衆人倒吸一口凉气。
虽说如今痨瘵不再是什麽不能根治的病,无需谈痨瘵色变。
但是听到一个痨瘵患者存在极大传染风险急需你的诊治时,还是有些害怕。
“因而,正对其表现出的病症,我们需要养阴退热丶宁咳止血。所以,我选用沙参丶生地黄……最後用……甘草以和中运脾。”
“啪!”杨国华激动地拍了一下大腿,连声赞叹,“妙呀!妙呀!”
虽说他在看到药方的时候,已经知晓了陈茵开方的高明之处。
但是在真正听到对方依据患者每一个表现出来的症状,一一辩证开方,还是忍不住心中的激动。
这种固守传统中医治病救人的模式,让他不禁生出向往之心。
就连仅仅是将陈茵看作老师看好的後辈的医生,此刻都忍不住为陈茵辩证时表现出的模样而拜服。
“真的是想不到,陈大夫年纪轻轻就已经在中医上有如此建树,真的是让我们这些毕业好多年的医生惭愧丶惭愧。”
“听了陈大夫的话,我好像对刚刚接下的病人治疗方式都有了思路。”
“也不知道陈大夫能否给我们大家一个学习的机会?我有点想亲眼看看陈大夫诊治患者的场景,多多学习。不知道可不可以?”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锁定在陈茵身上。
就连杨国华也不例外,交流经验,除了拿出自己经手的药方和病人,一起为出现的疑难杂症治疗丶交流也是一个常见的方式。
但是之前他并未向陈茵提过,因此听到武医生的话,他有些紧张地说:
“就是随便提了一嘴,小陈你别介意。”
“同行交流学习,乐意之至。”
有人追上门,不应也不是陈茵的做法,她当即站起身,目光瞥过提议的武医生。
“好好好!”杨国华兴奋地站起来。
“这种机会不可多得,看武医生你那个感冒病人还是有些浪费了。我看还是看那个腹中肠鸣的病人比较好,收进来这麽多天,似乎一点进展都没有。”
听到杨主任提到自己手中的病人,邱毅立即站出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是,杨主任。患者距收治入院已经三天,针对她的病症,我们用了半夏泻心汤,但依旧没有什麽进展。”
“那好,我们待会儿就一起会诊这个患者。”杨国华点点头,迅速定下。
扭头看了一眼邱毅,“走!带路。”
-----------------------
作者有话说:①李斯炽医案206例
②石学敏实用针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