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老爷抚须微笑,钱夫人也频频点头。
两家交换庚帖时,连向来挑剔的钱老夫人都说:"这门亲事,当真是天赐良缘。"
从此,幽都镇上人人都道,钱家小姐与白家少爷,真真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
————
很快,就到了二人大喜之日。
整个幽都镇都沉浸在这桩门当户对的喜事氛围中。
白府提前半月就开始筹备,府中上下三十馀名仆役日夜忙碌。
为表重视,白府不仅提前五天开始施粥,更在府门外搭起了三丈高的彩楼,悬挂着九九八十一盏红灯笼,入夜後灯火通明,将半条街都映照得如同白昼。
婚礼前夜,白府就已是宾客盈门。
来自省城的戏班子在庭院中搭台唱戏,一曲《龙凤呈祥》唱到三更天。
厨房里十二个竈台同时开火,二十位厨娘忙着准备明日喜宴的菜肴。
院子里摆满了从各地运来的贺礼:景德镇的青花瓷丶苏杭的绸缎丶甚至还有从南洋运来的珍奇香料,琳琅满目地堆满了三间厢房。
吉日清晨,白振宇身着大红喜袍,腰间系着金丝玉带,玉带上缀着十二块和田玉佩,走动时叮咚作响。
他头戴乌纱帽,帽檐两侧的金花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府中老管家亲自为他整理衣冠,一边念叨着吉祥话,一边将准备好的八十一袋铜钱装上迎亲的马车。
迎亲队伍堪称幽都镇数十年来最盛大的场面。
领头的是十六名身着红衣的乐手,吹奏着欢快的《百鸟朝凤》;
随後是二十四名提着花篮的丫鬟,沿途抛洒花瓣;
紧接着是六十四名轿夫轮换擡着的描金花轿,轿身通体朱红,四面雕刻着百子千孙图,轿顶四角的银铃随着步伐发出清脆的声响。
白振宇骑着通体雪白的西域骏马走在队伍正中,马头上系着大红绣球,马鞍上镶着明珠宝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队伍每经过一处街口,管家便命人撒出三把铜钱。黄澄澄的铜板如雨点般落下,叮叮当当地砸在青石板上。
孩童们欢呼雀跃地争抢,大人们则站在路边拱手道贺。更有小贩趁机在路边摆起摊子,叫卖着喜糖丶红绳等吉祥物件,整条街都成了欢乐的海洋。
白振宇骑在马上,望着这热闹景象,心中欢喜得几乎要溢出来。
他想起半年前在观音庙初见雪娘的情景——那日她身着淡青衣裙,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兰,跪在佛前祈祷时,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身上,宛如为她镀上一层金边。
那惊鸿一瞥,便让他魂牵梦萦至今。
花轿行至钱府时,钱家大门前早已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雪娘天未亮就起身梳妆,全福夫人为她开脸时,她疼得眼眶泛红却强忍着不落泪。
丫鬟们为她穿上大红嫁衣,衣上金线绣的凤凰栩栩如生,裙摆处还缀着九百九十九颗珍珠,走动时如星河流动。
梳头娘子一边为她绾发,一边唱着吉祥话,发间插着的金步摇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吉时一到,喜婆背着盖着红盖头的雪娘走出闺阁。
围观的衆人只见新娘身段窈窕,虽看不见面容,但那通身的气度已让人移不开眼。
临上花轿时,白振宇忍不住上前一步,伸手扶了新娘一把。
透过盖头下方的缝隙,雪娘看见那只骨节分明的手,指甲修剪得整齐干净,指节处有一道浅浅的疤痕,想来是读书时留下的墨痕。
返程途中,队伍行至城郊一处荒地时,天色突然大变。
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乌云密布,一阵狂风卷着黄沙呼啸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