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黄锦缎铺就的棺内空空荡荡,唯有一块墨玉双生碑静卧其中。
左侧刻着:“萧子彻,生于庚辰,卒于庚辰,一生不负天下,唯负衍之。”
右侧则是:"苏衍之,生于庚辰,卒于——"
最後一道刻痕突兀地断在空白处,像是执刀人突然不忍落笔。
苏衍之盯着那“唯负衍之”这四个字,指尖微微发颤。
“好一个……唯负衍之。”
一层水雾模糊了苏衍之的视线。
“子彻哥哥。。。。。。”
他轻唤着这个熟悉的称呼,指尖抚过碑上的朱砂,在“衍之”二字上留下一道血色的痕迹,“你对我。。。。。。当真是狠心至极。”
最後一字落下时,一滴温热的眼泪猝不及防地砸在“庚辰”二字上,将朱砂晕染成一片刺目的红。
……
萧子彻比苏衍之年长五岁,自然能够看出他不加掩饰的情感。
两人私底下相处的时候,苏衍之看向他的眼神是毫不掩饰的爱恋。
萧子彻有些欣喜,又有些惶恐。
萧晏是他的义兄,按照辈分来算,苏衍之应该称呼他一声“叔叔”才对。
但苏衍之对于“叔叔”这个称呼很排斥,萧子彻纠正过好几次,但对方还是固执的喊他“子彻哥哥”,萧子彻只能任由他去了。
午夜梦回,萧子彻的心中也生过妄念,他是不是真的能跟苏衍之在一起……
答案是不能。
如果苏衍之是一个普通人也就罢了,可他的身份是一国之君,是天下人的共主,不是属于他一人的“衍之”。
萧子彻隐忍蛰伏十年,才将苏衍之送上了皇位,他不允许苏衍之的身上有污点。
即使……
那个“污点”是他。
他不能那麽自私。
在江南生活那段时光是苏衍之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又何尝不是他最幸福的时光呢?
萧子彻无数次想开口跟苏衍之分别,却又无数次将话咽了回去。
苏衍之是萧子彻一手带大的小皇帝,他比全天下的任何人都了解他。
如果苏衍之知道了他有离开的想法,肯定会想方设法让他留下。
那不是萧子彻想要看到的。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乞丐”变成权倾朝野的“摄政王”,他的手中沾染了太多的鲜血。
萧子彻知道朝野对自己的风评如何,既然他替苏衍之扫清了一切障碍,将苏衍之干干净净的送上了皇位,那麽就应该让他干干净净的活在这个世上。
苏衍之那样好的人,应该成为被後世歌颂的明君,而不是跟他这种人掺和在一起。
……
边关客栈中,说书人拍案讲述“暴君与权臣野史”,屏风後一名戴斗笠的男子轻笑一声,指尖摩挲着匕首的刀柄……
刀柄上面刻着“同生共死”四字。
……
史书记载:昭帝苏衍之,在位三十载,励精图治,海内升平,唯终身未立後,亦无子嗣,临终前,帝独执匕首,含笑而逝。
匕首上刻有四字——
「同生共死。」
——剧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