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我错愕地看着他,愣了一下才说:“为什麽还要给它戴项圈?小姨都差点要没命了。”
“再找不到它怎麽办?”周途很冷静地反问,在他看来“找不到它”仿佛是比“要没命了”更重要的事。
我忽然心情很复杂。此前忍下来的一场争吵在此刻被导火索一引有重燃的迹象,长大後的周途虽然比小时候的他更通人性,但在某些方面好像没什麽进步。
我感觉很累,周途刚出差回来也很累,我不想吵架,只是亲了亲他,语气软下来说:“哥,不戴了好不好?我们……可以装个监控,你说呢?”
他想了想答应了。
晚上,我洗完澡出来,周途在床边招招手,示意着要给我吹头发。
我走过去坐下,他站在我面前拿起吹风机,感受到暖风温柔地揉过发丝时,我涌上了一阵困意,抱着他的腰,把脸埋进他怀里再闭上眼睛,顺便用没完全干的头发使坏地蹭蹭他的衣服。
“别乱动。”周途蓦地低声说,声音带着克制。
我“哦”了一声,睁不开眼睛似地在他怀里装木头人。
不知道何时耳边嗡嗡的吹风机声音停下了,昏昏沉沉地感受到了什麽东西滑入了我宽大的睡衣衣领到处点火,我困到顾不上拍开,直到它不老实地拧了拧我胸前的某个地方,我才疼地“啊”了一声。
我立即睁开双眼,擡起头委屈地瞪他,困意都没了一半:“你怎麽这样……”
“很疼吗?”他带着与刚刚的动作截然不同的温柔语气说,好像对我耍流氓丶上下其手的人不是他一样,手又揉了上来。
“疼。”我躲了一下。
“那怎麽办?”他哄孩子般循循善诱,又仿佛也很为难般,垂下眼居高临下地俯视我。不待我反应就突然把我推倒在床上,撩起我的上衣,我迷茫地看着他,看着他凑上来低下头,然後我的胸口一湿,火辣辣的痛感马上被浇灭了,反而升起了有点湿漉漉的舒服,“现在好点了吗?”
“……不知道。”我盯着天花板吸了一口气,脸皮腾地烧了起来,不想正面回答。
之後他身体力行地让我知道了。
一切结束後,我哭到流不出眼泪了,一点也不想看见周途,嚷嚷着要分房,让他去侧卧睡觉。
“用完我就扔了吗?依依,”他不依不饶地吻了吻我的肩头,又平静地说让人面红耳赤的话,“我帮你止痛了怎麽不谢谢哥哥?”
“……”我有气无力地擡手捶了他一下,敌人没有减一滴血,反而包住我的手亲了亲,我实在太困了,没管他,眼皮一阖便睡了。
我做了个梦。
梦里一醒来就发现自己脖子上戴着那个被我扔掉的项圈,定位器硌着我的皮肉,项圈不紧不松却还是让我感觉自己被扼住了呼吸,而且我怎麽都解不开。
我焦急地去找周途,让他帮我解开项圈,可是他好像听不懂我说话,把我抱着坐在他身上,像我平时摸小姨脑袋一样摸了摸我的头发,我摇摇头带着他的手去碰了碰项圈,示意他松开这个东西。
他拨弄了一下上面的定位器,似乎意识到我想干嘛,漫不经心地笑了一下,马上又冷脸说:“想松开项圈吗,松开後你想去哪儿,你能去哪儿,你又要离开我吗?”
我皱着眉摇头,去扒项圈想让他看看里面被轻轻勒住的一圈皮肤,顾不上他听不听得懂说:“难受。”
他的手抚上来摩挲着我的脖颈,若有所思地看了半晌,才擡起另一只手解开了束缚我呼吸的枷锁,安抚似地摸了摸那片皮肤,没什麽感情地说:“红了。”
解开後我正松了一口气,他不知从哪儿变出来了一个黑色的毛绒项圈,同样带着定位器,更过分的是上面还坠着一个圆滚滚的铃铛,一晃就叮铃铃地响。
“这个不会难受,”他盯着我说,“戴给我看好吗?宝宝。”
“不要。”我干脆拒绝,害怕地想立即跑走,结果刚起身,下一秒就被他抓住了。被他按倒在沙发上,双手被攥住背在身後,他不顾我的挣扎和喊叫,又一次将项圈套在了我的脖子上。
项圈慢慢收紧,让人渐渐窒息,视野一点点模糊,精神逐渐涣散,只能听见耳边忽远忽近地飘来清脆的铃铛声,提醒我自己还活着。
从这个梦里醒来,我的心像灌了水般沉重,也更感同身受小姨的痛苦,万分後悔之前给它戴项圈,第二天又给它开了罐头补偿它。
虽然那时的我被梦里的周途吓着了,但终归是个梦,不去回想很快就忘记了,生活照常进行。
葡萄历经冬季的休眠期後,在第二年春天迎来生长期,新梢快速伸长,叶片迅速舒展,只是长势太快後需要摘心——防止冒出多的徒长枝,抑制过旺生长。
四月份的幢城不冷不热,天气正好,窗外的黄桷树青黄交接,风一吹,有意无意地展示自己油亮的新叶,发出高兴的沙沙作响声。
盯了一会儿窗外,我继续在後排好好听课,忽然有人从後门走进来,在我旁边的空座位坐下,瞥了瞥我翻到的哪一页再翻开他的书,露出了可以以“十成新”卖给下一届的页面。
过了一会儿,我正在记笔记,他对我说:“同学,我这学期转专业过来的,你下课後能给我发一下之前的笔记吗?”
我才看了看他,他穿着皮夹克,留了一头放荡不羁的狼尾,眉眼也有些凌厉,如果以貌取人的话会感觉他不太好惹:“好。”
“谢谢你。”
再回头继续听课时,我在心里默默吐槽了一句:这个毕业了大多数人的尽头都是当老师的专业竟然还有人主动掉坑里来。
课後,我们加了联系方式,我知道了他叫于纳川。之後几天上课,由于他初来乍到,在班上也没有认识的人,上课就会坐在我旁边,偶尔会问我一些问题,有时中午会一起在食堂吃饭,我们就熟络起来了。
不过他很自来熟,不到两周时间,他就很快又认识了很多班上的同学,身边来来往往的人也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