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平素最讨厌董旻嘴里之乎者也,一副瞧不起凉州部将的样子:“这怕那怕,还能成什么事?新皇登基后如何赏罚,到时候再商议就是,谁不与使君方便就处罚谁,谁帮助了使君,或者于使君有用,就奖励谁!”
“但这是天赐的大好机会,要是让给袁氏,下次要等到什么时候?十年?二十年?”
郭汜其实心里是认可董旻的想法的,董旻是董卓的亲弟弟,这种场合怎么会驳董卓的面子,所以他估计董使君心里也是在犹豫。
但他也不喜欢董旻那套文人做派,既然李傕愿意打冲锋,他就不介意掂量着董卓的心情,顺便拱一拱火。
“李将军说得有道理,这机会落在谁身上舍得放弃?我看使君不如就按袁太傅说的,拥立二皇子,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说。”
诸将士争论得喋喋不休,一直到大家渐渐安静下来,董卓才看向从头到尾低着头,没发一言的贾诩。
“士将军,你可有什么想法?”
贾诩慢慢抬手,做足了派头,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自己身上,才语出惊人——
“董使君,您面对的,是一场死局。”
董卓眼神一凛,示意他说下去,场内有人惊诧,有人不屑。
“袁氏想要拥立二皇子,却不自己出面,而是委托将军您来,难道他们不想要拥立的功劳吗?”
这确实是问题的关键,贾诩此言一出,诸将士也不由思索起来。
“他们当然想要。”
“只是他们不能要。”
“袁氏在先帝驾崩当夜血洗皇宫、杀了大将军和宦官,宫里多少朝臣多少双眼睛有目共睹,若是他们再出面拥立皇子,大家会怎么想?”
贾诩扫视众人,眼睛微微眯起:“袁氏,想要做霍光吗?”
李傕在旁边拍桌子:“什么弯弯绕绕我听不懂,反正袁氏不干,就使君干!怎么就是死局了?”
贾诩不急不慢道:“使君冒着危险拥立二皇子后,必然会给自己封赏,袁氏门生遍天下,两位袁公子,一人领禁军,一人是先皇亲封的校尉,他们兵力如何?”
董旻沉声道:“三倍于我军。”
“那他们会坐视一个兵力不足自己一半的边郡刺史,拿到比他们更高的爵位和封赏吗?”
李傕这下听懂了:“那怎么办?真就不干了?让袁氏将这机会拱手让人?”
贾诩微微牵起嘴角,他看向董卓,拜服道——
“虽是死局,但邑有一计。”
依照贾诩的建议,计算京师的守备力量,要想达到目的,董卓需要在五日之内,将兵力扩充至现在的五倍以上。
所有的行动,从在洛阳城中造势开始。
袁氏屠杀宋氏余党和宦官,在城内本就不是秘密,因为外戚和宦官常年作恶,百姓们对于袁氏的这一举动,没有不拍手称赞的,甚至还有人传言,这是先帝委托给袁氏的遗命,由袁氏来替天行道,为民除害。
然而舆论的风向,就在一夜之间,伴随着邪乎的鬼神之说,悄然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