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院通往放映厅的长廊上,还贴满历年来的电影海报和活动合照。但偏偏就《港岛风云》的海报就不见了。”
黎叔和梁奇凯都觉得奇怪,才跟着这条线索追查下去。
很快,他们查到,原来现在的戏院经理二十年前就在霞光戏院当带位员。这么遮遮掩掩的,肯定有问题。
“我记得那天,戏院经理也配合录口供了。”
“他只字不提从前就见过周永胜。”
“照理说,周永胜既没整容,也没有暴瘦,顶多是剪了短发……”曾咏珊说,“当时在案发现场,连我都能凭着记忆认出他。更何况是像这个戏院经理一样,面对面和他接触过的人?”
同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可这次祝晴的心思却不在案子上。
她的目光飘向另一桌——
盛放小朋友手舞足蹈不知道在说什么,程医生则笑着听,时不时还记上几笔。
祝晴托着腮帮子。
这两个人……到底在聊什么这么开心?
……
审讯室里,时间仿佛凝固。
戏院经理何立仁已经等了许久。
当门外有脚步声响起,他总会条件反射般抬头张望。每一秒的等待,都是煎熬。
不知道过了多久,黎叔和梁奇凯才推门进来。
“认识周永胜导演吗?”
“听说过。后来在报纸上也看见了。”何立仁说,“没想到这么知名的导演,会死在……我们戏院。”
黎叔意味深长地扫了他一眼,翻开文件夹。
“一九八零年《港城风云》的策划名单。”他指了指其中一个名字,“我们联系到当时的活动负责人,他可以证实,在首映礼的后台,周永胜和戏院工作人员发生过冲突。”
这是警方刚得到的消息。
“需要我帮你回忆吗?”
何立仁不说话,低着头盯着桌面。
梁奇凯倾身向前:“我们查到,当年和周永胜吵架的就是你。”
“一个带位员,和出席活动的大导演,是怎么吵起来的?”
黎叔不动声色地观察着。
何立仁脸色微变,吞了吞口水,喉结滚动。
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周永胜初出茅庐就得到新人奖的文艺片导演,而《港城风云》则是一部商业片。他打心眼里瞧不上这种电影,也不屑参加这样的活动。但其实当时,周永胜的作品一部不如一部,工作上门,根本容不得他挑三拣四。
“周永胜当时已经过气,但脾气还是很大。你把自己写的剧本递给他,希望得到指点,没想到他只翻了两页,就扔回来。”
“你记恨他,但是当时你只是一个带位员而已,人家就算再不济,也还是个导演。”
“直到五年后,他和女星殉情——”
“但你没想到,不久前你居然又见到了他。没猜错的他,他应该早就不记得你了吧?”
何立仁额头上渗出冷汗。
十几年过去,他从带位员熬成戏院经理,戏院却要倒闭了。从二十多岁到四十多岁,时光荏苒。
但他永远记得那天,《港城风云》的海报贴满戏院。他满怀期待地把剧本递给周导,对方却只是看了两眼就丢回来,嘲笑他不知天高地厚,写的东西连文章都算不上,更别提剧本了。
那天,何立仁蹲在地上,一页页捡起散落的纸张。
却再也捡不回被践踏的自尊。
十几年的岁月,何立仁从未忘记这位自命清高的大导演。
他总在想,究竟是自己写的剧本太不入流,还是当时周导郁郁不得志导致心情苦闷,自己恰好撞到了人家的枪口上。
“老实交代!”黎叔冷不丁拍桌。
何立仁浑身一颤,终于松了口。
“你们错了。”何立仁说,“他没有忘记我。”
“周永胜对我说——‘你混得更差了’。”
……
盛放小朋友今天又在警署蹭班蹭饭,玩得不亦乐乎。
但天色渐晚,是该回家的时候了。
案发至今,警方才锁定第二个嫌疑人。连翁兆麟都还没走,看来B组全体警员今晚都得加班。
手提电话铃声响起时,祝晴瞥了一眼来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