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小本子上工整地写下“好人”两个字,又在旁边画了个竖起大拇指的图案。
回到家中,才刚过九点。
各自回房后,祝晴坐在书桌前,反复读着那封感谢信。
这是她向聂医生“借”来的,案件结束后得还回去。
祝晴看着信纸上真诚感人的字句,实在无法将写下这些感谢话语的林汀潮,与那个可能参与囚禁他人、迷信“换命”之说的人画上等号。
“晴仔。”
房门被轻轻推开,肉乎乎的小手抓着门,随即盛放的小脑袋探进来。
他举着一份新写的计划书,眨巴着眼睛望着她。
“晴仔晴仔,一周两节培训班,不能再多啦。”
“饭要一口一口吃,学习也不能一蹴而就,好吗?”
祝晴:……
不知道这小孩是从哪里学来这样高深的词汇。
“一蹴而就?”
“阿朗教我的啦。”
看来程医生得到了这位小少爷的好感,连称呼都变得亲昵起来。
祝晴接过他重新制定的计划书。
比之前那份短了一些,但只要是会写的字,字迹出奇地工整漂亮。
萍姨看得直笑:“少爷仔真以为你要给他报名毛笔字班。”
孩子的字虽然工整,但笔画的轻重缓急间能看出心情的起伏。
祝晴盯着放放稚嫩的笔迹,再转头看向桌上林汀潮三年前写给医生的信。
“人写字应该会有自然波动,每次力道、角度都有轻微差别才对。”
昨天在舞蹈中心时,最后是祝晴将笔录递给林汀潮,请她签字确认。
此时,祝晴闭上眼睛。
她回忆林汀潮昨天的签名,再与这封信的落款相对比。
她喃喃自语——
依稀记得,就像复印一样,连轻重都一模一样。
只可惜,此时她手头没有原件,无法准确比对。
盛放给外甥女出主意:“交笔迹鉴定科。”
“没有这个科。”祝晴弹他的额头,“是交政府化验所文件鉴定组。”
放放眨眼:“哇,你们警署好多职位。”
“就跟我们茶x餐厅一样。”
祝晴盯着笔迹,心底生出隐隐约约的直觉。
但是莫sir强调过,查案要凭借证据。
她将信叠好,因调查有了新的方向,眉心舒展。
放放小朋友也看得出来,外甥女的心情不错。
果然,祝晴松口道:“好吧,就按你说的,一周两节兴趣班。”
盛放宝宝立刻学着电视剧里的对白,拖长声音喊道:“多谢晴仔开恩!”
……
DNA比对结果显示,那截断趾并不属于邝小燕,这令调查方向不得不转向其他失踪女性。
但断趾上还缠有出生年月、生辰八字,以及那份报纸,因此警方缩小了排查范围。
“筛查了近五年的失踪人口记录,暂时没有找到生辰八字吻合的女性。”
“不过根据趾骨钙化程度显示,至少年龄是相符的。也就是说,那位断趾女性和邝小燕年纪相仿。”小孙翻看资料。
警员们反复推敲,最终将突破口锁定在三年前。
确切地说说,是三年半前——
林汀潮入院接受手术,再到赴英留学期间。
那是一段关键时期。
“即便断趾与邝小燕无关,我依然认为这案子和林汀潮脱不了干系。”
“毕竟,到现在还是没有邝小燕的消息。”
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打断了讨论。
莫sir按下内线电话的免提键,翁兆麟的声音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