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闹脾气,谁也不和谁说话。
用背影对峙。
祝晴:……
……
周六一转眼就过去,案件的侦查,仍在继续。
盛放小朋友已经知道,这个周日,晴仔肯定要加班到很晚很晚。
这一点,外甥女早上出门前,已经提前给他打过预防针。
她说,今晚不用等她吃饭。
“萍姨,我们去哪里玩?”放放的小手小脚摊开,大字型躺在地板上。
躺了一会儿,他又转身趴着,小脸贴着地板。
现在已经是秋天,躺在地板上肯定会受凉的,只是小孩子火气旺,浑然不觉。萍姨太操心了,索性在地板铺了好几床蓬松的被褥,这样一来,少爷仔在地上打滚既不会着凉,又不会觉得硬邦邦。
就像是个柔软的游乐场。
只不过,显得家里好乱,实在是不好看。
“不如我们出去买地毯?”萍姨提议。
放放撇了撇小嘴巴。
买地毯听起来算不上什么有趣的周末活动。
但看着萍姨期待的眼神,他还是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
“行吧。”
舅甥俩兵分两路。
放放被萍姨牵着去商场选购地毯,晴仔则和同事们一起,在油麻地警署和罪犯展开新一轮的斗智斗勇。
审讯室的灯光惨白。
许明远已经被扣押超过十八小时,神色却毫无波动,就像是在提供最专业的心理治疗,嘴角带着微笑。
“那些疗愈会的医生,连最起初的创伤干预都做不好,我只是想要更好地帮助他们。”
“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要强调女性患者,男女性都有可能遇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是吗?”
曾咏珊将一叠照片推到他面前:“那么这些诱导自杀的案例怎么解释?”
许明远的表情纹丝未动,后仰靠上椅背。
“抱歉,我不明白你们在说什么。Madam,说话要负责的,否则我可以告你诽谤。”
“我的律师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单面玻璃后的观察间,警方观察着许明远脸上每一个细微的表情。
“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豪仔咬牙切齿地骂了一句脏话,剥开一颗薄荷糖丢进嘴里,糖纸捏成一团,砸向玻璃。
警员们再次翻开在心理诊所时,许明远试图藏起的档案。
宋思嘉,二十五岁。
聋哑人,能读唇语,不识字,用手语和人沟通。
五岁时,她因高烧导致聋哑,贫困的家庭拒绝为她购买助听器。而后拖到不得不上学的年纪,他们并没有送她去上学。
现在,宋思嘉独自住在板间房,靠着在夜市摆书摊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
“不是吧,难道许明远连手语都会?”
“在心理诊所时,他这么慌张地收起档案,该不会这个女孩……”
……
疗愈会四百七十位女性会员的名单中,有十九个人,至今尚未被联系上。
宋思嘉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聋哑人,她既没有留下联系电话,警方也无法通过常规方式与她沟通。
前台护士的证词含糊其辞,诊疗记录也毫无破绽。
“香江这么多夜市,庙街、女人街、旺角夜市……谁知道她到底在哪里摆摊啊!”
“还有这个板间房。全香江的板间房太多了,这和大海捞针有什么区别?”
“更何况,我们还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子,只知道个名字,怎么找?”
作为警方,他们当然要为死者讨回公道。
但活着的人——
也许早就成为许明远的目标。
“宋思嘉很可能就是他的下一个猎物。”
“今天已经是周日,再过几个小时马上过零点,按照前面几个案子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