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天人幽冥 > 第57章 把酒言欢(第2页)

第57章 把酒言欢(第2页)

好在青鸟三人及时赶到,众人齐心协力,不一会儿,原本杂乱的准备工作便被安排得妥妥当当。青鸟手脚麻利地将宴客厅仔细收拾了一番,擦拭干净各类用具,摆放好精致的食案,整个客厅瞬间焕然一新,弥漫着一股温馨而庄重的氛围。

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流逝,转眼太阳便已西斜,天边渐渐泛起一抹橙红,此时,一切准备就绪,只等贵客临门。

黄昏时分,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李义山带着一行五人缓缓走了进来。杨素娥带着青鸟等人早已在中堂静候多时,众人神情专注,目光紧紧盯着门口的方向。

凤鸣满心激动,双手不住地整理着自己的衣衫,抚平每一处褶皱,又反复拨弄鬓,将丝归至最妥帖的位置。她眼神中满是紧张与期待,拉过一旁的凤锦,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急切问道:“师姐,快帮我瞧瞧,我这仪容可还得体?有没有哪里不妥?”说话间,她微微侧身,转了个圈,好让凤锦能将自己打量得更全面。那难掩的满心期待与欣喜,毫无保留地写在脸上,双颊因激动泛着淡淡的红晕,眼眸里更是闪烁着熠熠光彩。

凤锦歪着头,像个严苛的小考官,上上下下将凤鸣打量了一番,随后嘴角一扬,露出一个俏皮的笑容,伸手轻轻拉了拉凤鸣的衣角,把它拽得更平整些,脆生生地说道:“凤鸣,你就放一百个心吧!瞧你这模样,衣裳干净整洁,髻梳得一丝不乱,再配上这粉扑扑的脸蛋,活脱脱就是画里走出来的仙子,保准能让白先生眼前一亮。”一旁的杨素娥将这一幕尽收眼底,不禁莞尔一笑。

不多时,只见李义山侧身走着,姿态谦逊地引领着四人稳步走进来。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五十来岁的男子,他面容清瘦,三缕胡须整齐地垂在胸前,虽身形单薄,却精神矍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着睿智与从容。

紧随其后的两人并肩而行,一位年约五十上下,虬髯胡须,身形有些福,给人一种沉稳大气的感觉;另一位则三十来岁,留着短须,身材高大魁梧,皮肤黝黑亮,举手投足间尽显豪迈之气。

走在最后的,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男子,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朝气与活力。

众人来到中堂,李义山立刻说道:“娘子,白兄长和李叔叔他们来了。”

杨素娥看向那位福的男子,脸上浮现出亲切的笑容,轻声说道:“李叔叔,多年不见,侄女素娥问您安好?”原来,这位福之人正是杨素娥父亲杨都督的多年好友李德裕。

李德裕爽朗地笑着,声音洪亮:“安好,安好。哎呀,咱们得有几年没见了?五六年了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素娥微微颔,轻声回应道:“李叔叔所言极是,仔细算来,确实已有六年未见了。这六年时光匆匆,侄女时常挂念着您。”

李德裕微微叹了口气,脸上浮现出一丝愧疚之色,说道:“之前你和义山成婚,这么大的喜事,我却正好在剑南西川之地,公务缠身,实在抽不开身前来道贺。每每想起,心中便满是遗憾。今日,我特地备了一份薄礼,略表心意,也算是弥补我当年的愧疚。素娥,你可千万不要推辞。”

说着,他从怀中摸出一个包裹,看包裹的样子,和昨日青鸟带来的杨都督包裹模样大差不差,里面自然是装了些金饼。

李义山和杨素娥闻言,赶忙双双上前,微微欠身,姿态谦逊。李义山率先开口,语气恭敬而温和:“李叔叔,您太客气了。您公务繁忙,能在百忙之中挂念着我们,已然让我们倍感荣幸。这礼物,实在太过贵重,我们断不敢收。您的心意,我们领了,往后日子还长,只要您能常来家中坐坐,便是我们最大的福气。”

杨素娥也跟着说道:“是啊,李叔叔。您于我们而言,如同亲人一般。成婚之事,您虽未能亲临,但侄女知晓,您心里一定是牵挂着我们的。这份情谊,比任何礼物都要珍贵。这礼物,您还是收回去吧,只要您一切安好,就是对我们最好的馈赠。”

李德裕神色坚决,双手将包裹再次往前递出,恳切说道:“素娥、义山,这礼物于我而言,不过是聊表心意,却承载着我对你们的满心祝福。当年错过你们的婚礼,这份遗憾我一直记在心里。如今这礼物,你们要是不收下,我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他的眼神中满是不容拒绝的坚持,语气诚挚,透着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李义山和杨素娥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动容。他们再次欠身,李义山说道:“李叔叔,您如此厚爱,我们实在无以为报。”杨素娥接着说道:“是啊,李叔叔,您的心意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往后定当好好珍藏这份情谊。”说罢,杨素娥双手伸出,小心翼翼地接过包裹,动作轻柔,仿佛捧着的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她微微低头,眼中满是感激,轻声道:“多谢李叔叔。”

杨素娥收好包裹之后,又将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男子,温柔地问候:“白兄长,安好。”

此时,凤鸣站在一旁,听到素娥阿姐称呼这位男子为白兄长,心中猛地一震,心脏仿佛瞬间停止了跳动。她紧紧盯着眼前的白先生,只见他气质儒雅非凡,举手投足间皆散着文人独有的风雅气度,没错,他正是凤鸣最为敬仰、中意的诗词大家——香山居士白乐天。

白乐天与李义山相识尚短,且年龄相差悬殊,两人谈经论典,以文相识相知,忘年相交,李义山对这位兄长一直敬佩有加。

“弟妹,今日叨扰府上了。”白乐天语气温和,声音如潺潺溪流,让人倍感亲切。

杨素娥连忙回应道:“兄长,您太客气了,素娥只怕舍下简陋,招待不周,怠慢了兄长几位。”

几人相视一笑,笑声在中堂内回荡,瞬间驱散了初次见面的拘谨。随后,李德裕侧身,指着身旁的人介绍道:“,来,我给你们引荐。这位是蓟北雄武军使,张仲武张将军。”接着又指向那位年轻男子,“这位是阴山府都督李执意之子,李国昌。”

张仲武与李国昌相互对视一眼,旋即一同上前,身姿挺拔,神色恭敬。张仲武率先开口,声音低沉而醇厚:“杨夫人,今日承蒙您与李兄盛情相邀,能踏入这贵府,实乃我等之荣幸,张某向您致谢。”

李国昌紧跟其后,拱手作揖,语气诚恳:“是啊,杨夫人,叨扰之处,还望海涵。往后若有机会,也盼您能携家人到我处做客。”两人言辞间满是敬重,目光中透着对这场邀约的珍视。

杨素娥笑意盈盈,微微侧身,身后的青鸟、凤鸣与凤锦也随之站定。杨素娥轻启朱唇,声音清脆悦耳:“张将军、李郎君,二位贵客大驾光临,实乃寒舍蓬荜生辉。”

青鸟三人也纷纷拱手行礼,齐声说道:“欢迎二位贵客。”脸上洋溢着热情友好的笑容,热忱的氛围瞬间在庭院中蔓延开来。

李义山这才抬手指向青鸟三人,介绍道:“这是内弟,青鸟。”又依次指着凤鸣和凤锦,“这两位是青鸟的师妹,凤锦和凤鸣。”青鸟三人赶忙一一行礼,动作优雅而得体。

凤鸣先向李德裕、张仲武和李国昌三人行礼,她身姿轻盈,动作流畅,礼数周全。待礼毕,转身面向白乐天的瞬间,她只觉心脏猛地一缩,呼吸都急促起来。

她的双脚像是被钉住一般,短暂地停顿了一下,她深深吸了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然而那股汹涌的兴奋之情却如决堤的洪水,怎么也抑制不住。

她缓缓屈膝,行了一个大礼,声音从颤抖的喉咙中挤出:“凤……凤鸣,见过……见过白先生。”话语间,口吃的状况愈明显,每个字都像是在舌尖上打转,好不容易才艰难地吐露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她抬起头,双眼满是璀璨光芒,那是极度欢喜与崇拜交织的光彩,像是藏着漫天繁星。脸颊红得似熟透的苹果,滚烫热,嘴角高高扬起,咧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几乎要咧到耳根。此时的她,满心满眼只有眼前这位令她敬仰已久的诗词大家,周遭的一切都已被她自动屏蔽,世界仿佛只剩下她和白乐天,以及她那快要满溢而出的兴奋与欢喜。

李义山看着凤鸣激动的模样,不禁微微一笑,侧身面向白乐天,带着几分歉意说道:“兄长,这是凤鸣,她是内弟青鸟的师妹。她对兄长的才情钟爱不已,平日里便将兄长的诗词奉为圭臬,反复研读,今日有幸得见兄长,一时激动,才这般失了礼数,还望兄长莫要介意。”

白乐天爽朗地哈哈一笑,那笑声如洪钟般响亮,充满了亲和力。他微微俯身,姿态谦逊地向凤鸣回了一礼,而后目光温和地看着凤鸣,眼中满是赞赏,说道:“小娘子不必拘谨,喜爱诗词乃风雅之事,你对我这糟老头子的诗词如此上心,实乃我的荣幸。看小娘子方才行礼,便知是个懂礼数的好娘子,往后若有关于诗词的疑问,尽管开口,咱们一同探讨便是。”

凤鸣听闻白乐天这番温厚言语,只觉一股热流涌上眼眶,眼眶瞬间泛红,恰似春日里被微雨润泽的桃花,透着楚楚动人的娇柔。她双唇轻颤,想要说些什么,可激动的情绪却让喉咙像被什么哽住,千言万语堵在嘴边,一时竟难以成句。

良久,她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带着些微的哽咽,急切说道:“白先生,您……您太客气了!能得您这般夸赞,凤鸣实在受宠若惊。您的诗词,于凤鸣而言,是……黑夜里的明灯……。往后若真能向先生请教,那便是凤鸣几世修来的福分。”

说着,她又一次深深屈膝行礼,这次行礼的时间格外久,仿佛要用这个动作,将满心的感激与崇敬都传递出去。直起身时,她的眼睛亮得惊人,那光芒中满是对未来能与偶像交流诗词的憧憬,双颊因激动和兴奋而红得烫,恰似天边被夕阳染透的云霞。

白乐天听闻,爽朗地哈哈一笑,笑声在堂内回荡,带着十足的感染力。他微微颔,目光中满是欣赏与肯定,眼神温和得如同春日暖阳,落在凤鸣身上,仿佛在传递着无尽的鼓励。那轻轻一点头的动作,看似简单,却让凤鸣仿若吃了一颗定心丸,满心的忐忑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被偶像认可后的喜悦与振奋。

一旁的李德裕自踏入李府家门起,目光便被青鸟吸引。此刻,他微微眯起双眼,上上下下将青鸟仔细打量一番,心中满是疑惑,不禁开口问道:“义山,你这位内弟……”他的声音沉稳,带着几分好奇与探究。

杨素娥见状,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应道:“李叔叔,我这青鸟弟弟,乃是我父亲当年的故交之子。他的父亲,便是盛宣逸。”提及“盛宣逸”三字,杨素娥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敬重。

“哦?”李德裕听闻,眼中瞬间闪过一道亮光,再次将目光聚焦在青鸟身上,眼神中满是惊讶与兴趣,追问道:“你是说,当年在长安城,破除牛虎二妖之案的盛宣逸夫妻俩?”那语气,仿佛是在回忆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杨素娥神色庄重,微微点头,正色说道:“正是他们。”

青鸟听到众人谈及自己的父母,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立刻拱手,态度谦逊有礼,说道:“青鸟虽对父母当年之事的详细原委不甚了解,但确实是家父家母所为。”

白乐天一直在一旁默默观察着青鸟,此时也不禁开口,语气中带着感慨:“哎呀,当年那牛虎二妖作祟,搅得长安城天翻地覆,混乱不堪。甚至还胆大包天,从大明宫里盗走好些宝物。听闻是一路追到昆仑山,才将那些宝物追回。”

说着,他目光温和地打量着青鸟,继续说道:“我虽未曾有幸得见令尊令堂,但单看小友你的样貌气质,便可知令尊令堂绝非平常之人,定是有着非凡的胆识与本领。”

李义山脸上带着一抹自豪的笑意,微微侧身,面向李德裕和白乐天,缓缓开口说道:“二位有所不知,我这内弟青鸟,师从扶摇派玄真子道长。如今,已然得到了道长的真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