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引雷!”
咚!咚!咚!咚!
三十六面雷鼓无人自鸣!每一次擂动,都如同混沌初开的第一声惊雷,震得整个凌霄宝殿都在嗡鸣!殿外,三十三重天阙风云变色!浩瀚无垠的九天罡风层被狂暴的雷力撕开!亿万道粗如水缸、色泽深紫、蕴含着天道毁灭意志的紫霄诛魔神雷,如同被激怒的太古雷龙,自九天之外、雷池本源之地被接引而下!撕裂苍穹,无视空间阻隔,瞬间跨越无尽距离,精准无比地轰入下界那阴气森森、鬼哭狼嚎的“万魂尸域”核心!
轰隆隆——!!!
天地失声!唯有毁灭的雷暴在肆虐!千里尸域,无数狰狞的尸魔、怨毒的厉魂,连同那万年尸魔黑山老妖不甘的咆哮,在至阳至刚、代天行罚的紫霄神雷下,如同烈日下的冰雪,瞬间气化湮灭!污秽的大地被雷火反复犁庭扫穴,化为一片纯净的琉璃焦土!隔绝阴阳的邪域被彻底撕碎,天地法则重归平衡!雷光散去,唯余袅袅青烟与一片被净化过的、等待生机复苏的焦黑大地。雷部诸神身影于雷光中缓缓消散,回归神位,只留下殿中淡淡的雷霆气息与那令人心悸的毁灭余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雷罚余威尚未散尽,殿中祥云再动。三位身着茅山道袍、仙风道骨的神只出列,正是三茅真君(茅盈、茅固、茅衷)。为茅盈手捧玉笏,躬身奏道:
“启奏大天尊!南赡部洲东土大离国境,淮河以北三郡九县,已大旱三载!河床干裂,禾苗焦枯,饿殍载道,人畜相食!怨气冲霄,恐生大疫,动摇人间国本!恳请大天尊垂怜苍生,敕令布雨!”
昊天上帝眸光微转,落向水部与值年太岁:
“风伯、雨师、值年太岁听令!”
“风伯飞廉,开巽风袋,引东海之水汽!”
“雨师屏翳,立倾玄冥盂,降天河之甘霖!”
“值年太岁殷郊,调动地脉水枢,疏通河道暗泉!”
“限尔等一炷香内,解此旱魃之灾!不得延误!”
“臣等领旨!”三位神只应声出列。
风伯飞廉(兽身鸟鹿形):状如狰狞巨兽,却身披仙官袍服,闻言出一声清越长鸣,解下腰间一个看似破旧、却有无尽巽风呼啸的兽皮袋,袋口对准下界东方!呼——!一股沛然莫御的青色罡风自袋中席卷而出,瞬间跨越万水千山,将浩瀚东海之上氤氲的水汽强行裹挟、搬运,直扑中土旱域上空!
雨师屏翳(龙形):人身龙,威严庄重,手中托着一个看似小巧、内里却仿佛蕴含一片汪洋的玄黑玉盂。他口中念念有词,将玉盂向下一倾!哗啦啦——!不再是寻常雨丝,而是如同天河倒卷般的磅礴水柱,裹挟着精纯的水灵之气,自九天垂落,与风伯卷来的水汽猛烈相撞、融合!
值年太岁殷郊(三头六臂法相):凶煞之气收敛,中间头颅面容肃穆,六臂掐动玄奥法诀,沟通大地龙脉!隐隐可见下界山川地脉之中,被旱魃之力淤塞的水脉地气,在其神力引导下开始松动、奔涌,与天上降下的甘霖里应外合!
风助雨势,雨借风威,地脉疏通!三股神力配合无间!顷刻间,中土旱域上空,乌云如墨,翻滚汇聚,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不,是倾盆天河之水,轰然落下!干涸的河床迅充盈,龟裂的土地贪婪吮吸,枯萎的草木以肉眼可见的度舒展嫩芽…久旱逢甘霖的黎民百姓冲出茅舍,在雨中跪拜哭嚎,感激涕零。一场动摇国本的大灾,在天庭诸部正神的高效运转下,消弭于无形。
天罚已行,甘霖普降。凌霄宝殿内,神光依旧,秩序井然。然而,在这威严神圣的表象之下,那潜藏的冰冷与凝滞,在殿角两位神灵身上体现得尤为刺目。
殿左玉柱旁:
一位女神静立,身着金丝雷纹法袍,面容姣好却毫无生气,眼神空洞如同琉璃。她双手虚抬,十指指尖跳跃着细碎而危险的电弧,身前悬浮着一面由复杂符印构成的闪电枢机轮盘。轮盘缓缓旋转,其上无数细密的符文明灭不定,对应着下界亿万道自然闪电的生成与消弭。她正是昔日的截教圣母——金光圣母!如今的天庭雷部闪电神!封神榜的束缚之力,如同最沉重的枷锁,将她那曾经叱咤风云、金光万道的元神与意志死死禁锢在这冰冷的闪电符印轮盘之中。她无需思考,无需情感,只需机械地、麻木地按照天道法则与雷部正神的指令,精准地操控着每一道闪电的轨迹、强度与落点。昔日碧游宫万仙阵中的截天锋芒,早已被这日复一日的冰冷符印磨灭殆尽,只剩下一具被神位驱使的躯壳。偶尔轮盘上某处符文异常闪烁,代表下界有邪祟引动阴雷或渡劫异常,她空洞的眼眸才会极其短暂地掠过一丝本能般的、属于截教仙子的凌厉电芒,旋即又被符印的冰冷光辉淹没,归于死寂的麻木。
殿右文案之后:
一位身着紫绶仙衣、面容清癯的道人伏案疾书。他手中玉笔非蘸墨水,而是引动殿内流转的仙灵之气与微弱的功德金光,在一块巨大的玄光玉牒上记录着。玉牒之上,流光溢彩,分门别类,实时记载着方才雷部诛妖消耗的雷元、风伯雨师布雨调用的水灵、太岁移脉损耗的地气,乃至下界众生因甘霖而生的感激愿力…巨细靡遗,分毫必录!他正是昔日的阐教金仙——灵宝大法师!如今的天庭功曹司座天师!封神榜的束缚,同样锁死了他的逍遥道心。曾经玉虚宫中谈玄论道、追求脱的逍遥金仙,如今却成了这天庭庞大机器中最核心也最冰冷的“记账先生”。他的职责,便是以无上法力维系这“天道功过簿”(玄光玉牒)的运转,记录诸神行事的功绩与消耗,核算天地间庞大的能量与因果流转,为天庭的“奖惩”提供冰冷的数字依据。他笔下流淌的每一个符文,都代表着冰冷的法则与无情的计算。偶尔抬头,目光扫过殿中那些行动的神只,扫过御座上那至高无上的身影,他那古井无波的眼底深处,会掠过一丝极淡、极快、几乎无法捕捉的疲惫与漠然,那是属于玉虚宫十二金仙的骄傲被碾碎后残留的灰烬。
金光圣母麻木地操控着闪电符印,灵宝大法师漠然地记录着功过。他们的存在,如同凌霄宝殿这恢弘机体上两颗冰冷而精准的齿轮,沉默地转动着,维系着天庭“秩序”的表象。他们是封神榜上赫赫有名的正神,却也是这至高法统之下,最典型的“牛马”与“枢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昊天上帝端坐玄穹御座,冕旒垂落,遮掩了面容。他威严的目光扫过下方诸神,扫过那麻木的金光圣母,扫过那漠然的灵宝大法师,最终落在那高悬的封神榜上。榜文光华流转,一个个神名熠熠生辉,象征着天庭的“法统完备”。然而,在这份煊赫与威严之下,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份“完备”的空洞。
诸神虽列班,然心在玉虚、碧游者,十之七八!听调?尚可。听宣?妄想!若非封神榜与天道的强制束缚,若非圣人“非大劫不出”的默契,这凌霄宝殿怕是早已门可罗雀。天庭的威严,更多是建立在封神榜的强制力与诸圣暂时默许的平衡之上,而非他昊天真正的统御之力。
他收回目光,望向殿外。透过重重祥云瑞霭,他能“看”到西方灵山那依旧普照三界、梵音浩荡的恢弘佛光,看到那三世佛座下虔诚礼拜、自内心的佛子信众。再“看”天庭,威严有余,生气不足。蟠桃园中,那象征天庭根基的先天灵根,枝叶间已隐现一丝不易察觉的衰败之气;而灵山的八宝功德池中,九品金莲(虽残)与菩提圣树却愈神光湛然。
昊天上帝搭在玄穹御座扶手上的手指,微不可察地收紧了几分。冰冷的混沌玉质传来坚硬的触感。他缓缓阖上那双蕴含宇宙生灭的眼眸,殿内恢弘的星斗之光落在他冕旒垂珠之上,折射出冰冷而孤寂的碎芒。
凌霄宝殿依旧巍峨,天威法度依旧森严。然则金阙空悬,道门之衰,已在这无声的运转与冰冷的枢机中,悄然显现。
喜欢洪荒:洪荒演义请大家收藏:dududu洪荒:洪荒演义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