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洪荒:洪荒演义 > 第170章 神农尝百草地皇镇火云(第2页)

第170章 神农尝百草地皇镇火云(第2页)

“啊——!!!”一声凄厉到不似人声的咆哮,裹挟着无边的痛苦与焚天的怒火,自神农胸腔中炸裂而出!他猛地挣脱镇元子和多宝的搀扶,双目赤红如血,一股狂暴的、源于人族共主血脉深处的愤怒气运冲天而起,搅动烈山部风云变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龙族!东海!敖丙!”神农的声音如同从九幽地狱中刮出的寒风,每一个字都浸透了血泪与杀意,“血债!必须血偿!!!”

他不再看任何人,踉跄着冲出石室,对着早已被惊动、汇聚而来的无数族人,出了泣血的怒吼:“烈山儿郎!随我!踏平东海!为我女儿讨个公道!!!”

“踏平东海!为女娃报仇!!!”

“血债血偿!!!”

被共主悲愤点燃的怒火瞬间燎原!无数烈山战士,乃至闻讯赶来的其他部落人族勇士,举起手中的石斧、骨矛、简陋的弓箭,出震天动地的怒吼!积压了无数岁月、对洪荒强族的畏惧,在此刻被无边的悲愤与共主的意志彻底冲垮!一支由最原始怒火驱动的人族大军,在双眼赤红的神农带领下,如同决堤的洪流,带着玉石俱焚的惨烈气势,浩浩荡荡地杀向东海!

多宝道人与镇元子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与一丝无奈。人族之怒已起,不可阻挡。多宝背后剑匣嗡鸣,清光流转,一步踏出,已至人族大军最前方,为神农引路。镇元子叹息一声,大袖一挥,地书虚影隐现,笼罩大军,大地脉动随之响应,竟让这支凡俗军队的行进度快了十倍不止!黄尘滚滚,直扑东海!

东海龙宫,水晶深处。歌舞升平尚未散去,美酒佳肴的香气弥漫。龙王敖广正与龟丞相推杯换盏,忽觉整个龙宫剧烈一震!紧接着,一股混合着滔天怨气、磅礴人族气运、以及两道令他灵魂都为之战栗的恐怖威压,如同灭世海啸般,狠狠撞碎了龙宫外围的防御水幕,直透水晶宫核心!

“报——!!!”一个虾兵连滚爬爬地冲入大殿,声音因极致恐惧而扭曲变形,“陛…陛下!不…不好了!人…人族共主神农!带着…带着无数人族!还有…还有截教多宝道人!五庄观镇元大仙!打…打上门来了!说是…说是三太子害死了神农的女儿…要…要踏平龙宫啊!!!”

“什么?!”敖广手中的玉杯“啪”地摔得粉碎,美酒溅了一身!他脸色瞬间惨白如纸,龙须颤抖。人族共主?多宝道人?镇元子?!这三位任何一个都足以让如今的龙族焦头烂额!更别说…还有那铺天盖地、几乎凝成实质的人族怨念气运!

“逆子!逆子啊!!!”敖广气得浑身抖,猛地看向一旁脸色同样煞白、眼神躲闪的敖丙,“你这孽障!究竟做了什么?!”

敖丙此刻哪还有半点之前的倨傲,双腿软,语无伦次:“父王!我…我只是…只是想取点人族童女生气炼丹…谁…谁知道她是神农的女儿…”

“你…你这孽障!我龙族休矣!”敖广眼前一黑,险些晕倒。就在这时,龙宫外传来一声清越冷冽、却如同万载玄冰般冻结灵魂的声音,穿透层层水幕,清晰响彻在每一个龙族耳中:

“东海龙王!交出凶手敖丙!否则…贫道这诛仙剑意,便要借你这龙宫试锋了!”

多宝道人悬于东海之上,海水在他脚下自动分开。他并未出剑,只是背后那青灰色的剑匣洞开一线!刹那间!一股纯粹到极致、凶戾到极致、仿佛能斩断万古、灭绝一切生机的恐怖剑意冲天而起!苍穹被无形的剑气撕裂,露出漆黑的宇宙底色!下方的东海,以多宝为中心,海水瞬间下沉、凝固、冻结!形成一片直径万里的、光滑如镜的恐怖剑域!无数鱼虾水族连惨叫都来不及出,便被这无上剑意直接抹杀!化为齑粉!整个东海龙宫,如同被投入了九幽寒狱,瑟瑟抖!

紧接着,一股厚重如洪荒大地、承载万物又足以倾覆万物的磅礴威压轰然降临!镇元子手持地书虚影,立于多宝身侧。他并未多言,只是将手中地书虚影朝着龙宫方向轻轻一压!

轰隆隆——!

整个东海海底剧烈震荡!仿佛整片洪荒大地的重量都压了下来!龙宫那由万载水晶珊瑚构筑的宫殿群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无数精美的雕梁画栋浮现裂痕!地脉被强行扰乱、锁死!龙宫赖以存在的根基在动摇!敖广只觉得体内龙元运转滞涩,仿佛背负了万座神山!

圣人之下最强剑意!地仙之祖掌控地脉的无上威能!再加上龙宫外那如怒海狂涛、几乎要实质化的人族怨念与杀伐之气!三重恐怖的威压如同三座不周神山,狠狠砸在敖广与整个东海龙族的心头!抵抗?那是螳臂当车!

“圣人饶命!大仙饶命!共主息怒啊!”敖广彻底崩溃了,再无半分龙王威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朝着龙宫外方向连连叩,声音带着哭腔,“小王教子无方!罪该万死!孽障敖丙在此!任凭共主落!只求…只求饶我东海龙族一脉!”他猛地回头,龙爪隔空一抓,早已吓得瘫软在地的敖丙如同死狗般被摄到身前,重重摔在地上。

就在神农双目赤红,人族大军怒火滔天,多宝剑意引而不,镇元子地书威压锁定,敖丙瘫软在地等待最终审判的刹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嗡!

东海之上,凝固的剑域与沸腾的怨气之间,空间如同水纹般漾开。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势,没有霞光万道的排场,一道素雅的身影悄然显现。女娲圣人。

她仿佛一直就在那里,又仿佛刚刚踏破时空而来。素色的裙裾在海风与凝固的剑气中纹丝不动,面容平静无波,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扫过下方衔石悲鸣的精卫鸟时,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叹息。她甚至没有看跪地求饶的龙王,也没有看杀气腾腾的人族大军和蓄势待的多宝镇元子。

她的目光,落在了那只小小的、赤红青黑、白喙白爪、眼中只有无尽怨恨与机械般填海执念的精卫鸟身上。那鸟儿仿佛感应到了什么,衔着一颗石子的动作微微一顿,空洞的眼中似乎有极其微弱的光芒挣扎了一下。

女娲缓缓抬起一只素手,对着精卫鸟的方向,五指微张,做了一个轻轻虚握的姿势。

没有法力波动,没有空间涟漪。

就在她手指虚握的瞬间,精卫鸟那小小的、由无尽怨念与不灭执念凝聚而成的魂体,如同被无形的清风温柔包裹,毫无阻碍地脱离了那具鸟形躯壳的束缚!那赤红的鸟身如同幻影般悄然消散,化作点点微光。而一点纯粹无比的、带着女娃天真本性的真灵魂魄,则被一股柔和却无法抗拒的力量牵引着,轻柔地落入了女娲的掌心,旋即隐没在她宽大的袖袍之中。

做完这一切,女娲才微微侧,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她的目光在神农那因悲痛愤怒而扭曲的脸上停留了一瞬,那眼神复杂难明,有对兄长转世身丧女之痛的怜悯,有对因果纠缠的了然,更有一丝属于天道圣人的疏离与决断。

“此间因果已了。精卫怨念已散,其魂当归娲皇天,受香火温养,消其戾气,再塑灵性。”女娲的声音响起,如同天籁纶音,平静地宣告着结局,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东海龙族,管教无方,致使人皇血脉蒙难,罚其镇守东海海眼万年,梳理水脉,平息海怨,以赎其罪。敖丙…押入海眼深处,永世不得出。”

言罢,不再多言。身影如同融入水中的墨迹,悄然淡去,仿佛从未出现。只留下那威严的判决在东海之上回荡,以及…龙宫前死一般的寂静,和神农眼中那刻骨的、却无处泄的悲恸与茫然。女娲带走了女儿的精魂,却带不走那剜心之痛!

岁月流转,如同姜水,冲刷着血与火的痕迹,滋养着农耕的文明。神农氏之名,随着耒耜的推广、五谷的丰登、《百草经》的流传,早已响彻洪荒人族。他带领着融合了无数部落的庞大族群,从烈山走向更广阔的平原,足迹踏遍山川河流。尝百草,定药性,疗伤疾,解瘟毒…他如同大地的化身,以凡人之躯,行圣人之事。额角的皱纹日益深刻,那是风霜与百毒的侵蚀,也是智慧与担当的沉淀。唯有在夜深人静,独对篝火时,眼中偶尔掠过的深沉痛楚,才昭示着那场东海之殇留下的永不愈合的伤痕。

镇元子一直默默跟随,如同一个沉默的影子,一个最坚实的后盾。他不再轻易拿出人参果,却在神农每一次尝毒濒危、或心力交瘁之时,以精纯的戊土本源和地书之力为其梳理地脉、平复创伤。两人常常并肩坐于田埂或山巅,望着无垠的沃野与星空。镇元子会讲些洪荒旧事、地脉玄奇,神农则分享耕作心得、药性体会。话语间,一种无需言明的、跨越了身份与岁月的深厚情谊,如同陈年的佳酿,在无声中愈醇厚。

这一日,夕阳熔金,将广袤的粟田染成一片辉煌的金红。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族人的脸上。神农独立于刚刚建成的、象征人族共主权威的土台之上,接受着万民的欢呼与朝拜。磅礴浩瀚、纯粹而温暖的人族气运,如同金色的汪洋,自洪荒大地各处升腾而起,疯狂地朝着他汇聚而来!沐浴在这无边的气运金光之中,感受着脚下大地深沉博大的脉动,倾听着万民自肺腑的祈愿与感恩…神农的心神,仿佛与整个洪荒人族的命运彻底相连!

就在这气运加身、心神与大地人族共鸣达到顶点的刹那!

轰隆——!

九天之上,祥云翻涌,瑞气千条!一道比之天皇伏羲时更加堂皇厚重、蕴含着大地厚德载物意志的紫金色光柱,破开云层,轰然垂落!光柱之中,那枚古朴厚重、九龙交纽、刻有“崆峒”二字的人族至宝——崆峒印,再次降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