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 > 第279章 火引暗局(第1页)

第279章 火引暗局(第1页)

苏小棠跪在御案前,掌心沁出的汗将《宫廷膳食院筹建草案》的边角洇出褶皱。

案头龙涎香混着皇帝身上的沉水香,熏得她后颈紧——这是她第三次递折子,前两次都被留中不,今日能被单独召进御书房,全因陆明渊昨夜在她耳边说:"陛下晨起咳血了,太医院压着没报。"

"药膳调养部"皇帝翻到第三页,玉扳指叩了叩"节令应时"四个字,"去年冬至那碗鹿鸣羹,朕喝出姜粉放多了。"

苏小棠喉间泛起甜腥——那是本味感知过度使用后的征兆。

她昨夜在天膳阁试了七次姜与鹿肉的配比,每回感知姜的辛辣本味时,都要咬着牙忍过体力被抽走三成的眩晕。

此刻她盯着皇帝青灰的眼底,想起陆明渊说周老医正查她脉时,她故意让脉息带上灶神之力特有的灼热:"姜粉多是因御厨贪快,用了晒制不足的嫩姜。

药膳部若成,每味药材都要过本味关。"

皇帝的目光突然锋利起来:"你总提灶神之力,当真能引动食材变化?"

苏小棠摸了摸间银簪,"味由心"三个字硌着头皮。

老厨头临终前说这簪子是灶神殿的旧物,此刻正顺着她的血脉往心口送暖。

她掀开袖角,露出腕间淡金纹路——那是昨夜铜牌残片烙下的,"陛下若允试办,半月后的春宴,臣女以焰引八珍为证。"

御案后传来纸页翻动的轻响。

苏小棠盯着皇帝腰间的玄色玉佩,那是前朝灶神祠的纹饰,与她铜牌残片上的"薪火承天"有三分相似。

直到李公公尖着嗓子说"准了",她才现自己跪得膝盖麻,袖中《火候秘要》烫得几乎要烧穿帕子。

出御书房时,陆明渊正倚着廊下的海棠树。

他的月白锦袍沾了几点晨露,见她出来,随手折了枝半开的海棠递过去:"周老头说你脉息里有火灵之气,像极了灶神祠那口千年不熄的灶火。"

苏小棠接过花枝,指尖触到湿润的花萼。

她望着陆明渊眼底的暗涌,忽然将花枝别在他衣襟上:"春宴那日,你站在御膳房后窗。"

"做什么?"

"看我引火。"她摸了摸袖中烫的铜牌,"有人等这把火等很久了。"

天膳阁的灶火在春宴前七日重新点燃。

苏小棠蹲在灶前,看着枣木柴噼啪炸开火星。

八味食材码在青石板案上:南海珍珠贝、塞北雪鹿舌、昆仑冰蚕蛹每样她都用本味感知探过三遍,甜的清苦、鲜的腥涩、香的燥烈,像一幅画卷在她舌尖铺展。

"要加松针?"陆明渊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指尖掠过她案头的《火候秘要》,"松脂味重,会抢了冰蚕蛹的清鲜。"

"所以只取最嫩的芽尖。"苏小棠将松针放在鼻下轻嗅,松脂的清苦混着嫩芽的甜,"本味感知能分开两种味道,等火候到了,松针的甜会裹着冰蚕蛹的鲜先出来,珍珠贝的咸跟在后面"她的声音渐低,盯着灶膛里跳动的火苗,"像引火一样,一层一层往上燎。"

陆明渊突然握住她的手腕。

他的掌心凉得惊人,按在她腕间淡金纹路上:"昨夜你烧了半宿灶火,今日又用本味感知三次。"他指腹蹭过她眼尾的青黑,"过度使用会失明,你忘了?"

苏小棠反手扣住他的手。

铜牌残片在她袖中烫,像在应和他掌心的温度:"若能引出藏在灶神之力背后的人,瞎了也值。"她抽回手,将最后一味食材——长白山百年人参须——放进陶瓮,"去把陈掌事叫来,我要他帮着看火候。"

春宴当日,御膳房的铜锅烧得滚沸。

苏小棠系着月白围裙,间银簪在蒸汽里泛着淡金。

她望着灶膛里跃动的火焰,耳边突然响起细不可闻的低语:"你做得很好但还不够。"

她的手顿了顿,汤勺差点掉进锅里。

那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飘来,带着灶火灼烧的焦香,和她在宫墙里闻到的一模一样。

她垂眸盯着陶瓮中翻滚的汤,珍珠贝的鲜正漫上来,雪鹿舌的甜紧随其后,冰蚕蛹的清鲜裹着松针芽的甜,四味在汤里缠成一股——还差人参须的苦。

"苏掌事?"小太监的声音从门外传来,"陛下快到了。"

苏小棠深吸一口气。

她能感觉到体力正被抽走,眼前泛起金星,但陶瓮里的味道还差最后一层。

她咬着牙,将本味感知用到极致——人参须的苦从汤底浮上来,裹着前面四味,像火苗窜上柴堆,一层高过一层。

耳边的低语又响了:"再加把火。"

她颤抖着将最后一块枣木柴推进灶膛。

火焰"轰"地窜起,陶瓮里的汤沸腾得更凶,八种味道终于在滚沸中融成一股,从鲜到甜到清到苦,层层递进,像一场烧遍舌尖的烟火。

"起锅!"她喊出声,声音带着破音。

御膳房的门"吱呀"推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