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不下之后会去哪里,十二阿哥没说,户部尚书也能猜出不是什么好去处。
虽说这位阿哥一直性情温和,不怎么发脾气,手段却是了得。
不然小小年纪怎么统管内务府,还能历经两位帝王,十二阿哥在内务府的位子都没变过呢!
足见两位皇帝对十二阿哥的能力和品性都十分信任,显然不像表面那么好应付了。
户部尚书只好苦哈哈写账本,在上面增加了这个支出,把十二阿哥亲自请了出去。
十二阿哥得到月银就带人抬着箱子去了官窑,宣布了此事:“以后谁的画技有了大的提升,能够得到皇上的奖赏。官窑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才能有今天的成就,皇上赏罚分明,会再次提高各位的月银。”
工匠们听后都不可思议,一个月内居然提高了两次月银,简直就像是天上掉下馅饼来,砸得人晕乎乎的。
十二阿哥当然也要敲打一番道:“当然,你们当中要是谁偷懒了,没能好好办差,那么官窑也不留这样的人。”
难得月银提高了那么多,要是被撵走了,那损失得多大!
工匠们拼命点头,谁乐意被赶出去呢,于是一个比一个努力了起来!
画技这个也不是努力就能成的,还需要一点天赋,十二阿哥就特意请了宫廷画师郎世宁过来。
郎世宁指点了一下工匠,他也做了几幅画,让工匠模仿练习,最好的才能临摹在瓷瓶上。
这让工匠们更努力了,谁能模仿得最好,才有资格临摹在瓷瓶上。
这瓷瓶要是烧制好送去给皇上,皇上要喜欢,他们就能得到一大笔赏赐。
工匠简直不吃不喝练习,最后有两个工匠的画技得到相当大的提高。
在郎世宁看来,这两人画画的天赋不错。
要不是工匠出身,指不定还能当个宫廷画师了。
两人临摹了郎世宁的画在瓷瓶上,烧制成功后再次送过来。
四爷这次看着瓷瓶上的花鸟图案,大片的牡丹上,还有喜鹊萦绕,吉利又寓意极好。
不过他看了一会感觉还是不大满意,却不知道到底是哪里的问题。
四爷这次看的时间很长,十二阿哥在下首都忐忑了起来。
叶珂笑着问道:“爷,我瞧着这画不错。”
四爷回过神来答道:“画比之前进步多了,这画风该是郎世宁的手笔。”
十二阿哥答道:“是,皇上金睛火眼,一眼就看出是郎大人的画风。只是皇上对这画,是不是还有不满意的地方?”
四爷沉吟道:“看着是有不妥之处,却一时说不出来。”
叶珂接过瓷瓶看了看,问道:“爷,是不是该留白的地方多一些,旁边还能题上诗词?”
这密密麻麻又特别鲜艳华丽的风格,一看就是康熙喜欢的,却不是四爷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