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拂了一身满 > 第46节(第2页)

第46节(第2页)

&esp;&esp;——该死的方氏!

&esp;&esp;人人都是如此可憎、俱要将他娄氏生生逼到悬崖之畔——那一道乌水岂是那般好渡的?渡过去便是举族衰败一落千丈,不渡过去又是死生大劫命悬一线——何等可悲可憎!

&esp;&esp;他如困兽般焦躁悲切,军中娄氏族人亦纷纷要他拿个主意,层层罗网之间竟不可见一丝天光,他才忽而感到无路可走究竟是怎样一番椎心泣血的滋味。

&esp;&esp;“父亲……”

&esp;&esp;长子娄风也终于忍不住开始劝解他了。

&esp;&esp;“眼下叛军勾结突厥其势正盛,依贻之之令撤回乌水以南据坚城而守的确更为稳妥,待他日时机成熟我族自会再谋北进,这关内终还是我娄氏囊中之物……”

&esp;&esp;一番劝解十分恳切,落在他父亲耳中却几与悖逆无异——他甚至劈手扇了长子一个耳光,力道大得直把人打背过了身去,又厉声喝骂:“我怎会教出你这等没出息的软骨头!他方贻之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你连自己的骨肉至亲也甘心背叛!”

&esp;&esp;如此严厉的指责真令娄风百口莫辩、更不敢说若再如这般延误护送百姓他日说不准还会被方氏以军法治罪;而他没料到的却是几日后斥候又传来消息,声称在连谷一带发现了疑似逆王卫铮的踪迹!

&esp;&esp;——这于娄啸可真是惊天之喜!

&esp;&esp;叛军与突厥固然难缠,可逆王卫铮却才是一切症结所在!有道是擒贼先擒王,一旦擒杀贼首钟氏便再无名义作乱,届时即便突厥不退他娄氏也将立首功,不单能力压方氏一雪前耻,更能保住他关内大好城池土地!

&esp;&esp;娄啸如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命人调兵遣将追捕逆王,而他左右亲兵不过几千之数,还需调动东南防线上的关内重兵才可保增胜算,此举却令娄风大惊,连忙劝:“父亲不可!私调重兵乃是重罪、若依军法必斩首示众!——遑论、遑论这逆王忽然现身也恐有蹊跷,还是与贻之商议过后再……”

&esp;&esp;“竖子!”

&esp;&esp;娄啸已急红了眼,唯恐一时耽搁错失良机从此再不能翻身。

&esp;&esp;“将在外君命尚且有所不受,何况是他方贻之一介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的令?——他知何为阵前军机?——若擒逆王则敌寇自退,为父这是在救国、在救天下人!”

&esp;&esp;一顿,嘴角又浮现一丝冷笑,道:“颍川方氏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想来即便暂失我族助力也能大胜突厥,便让他们自去守胜州榆林,本将倒要看看他方贻之是否果真是武曲降世!”

&esp;&esp;语罢匆匆拂袖而去,步履铿锵已是绝无转圜的余地,娄风眉头紧锁、心底却莫名升腾起一阵极强的惊惧不安之感,沉思良久后终于伸手招来左右副将,语速极快地压低声音道:“速速快马至宥州报方侯,逆王现身东南已乱,这乌水以南的百姓……恐怕就要护不住了!”

&esp;&esp;

&esp;&esp;……那就是一切崩溃的开端。

&esp;&esp;朝廷军不惜以人身在贺兰山以东至胜州榆林铸就血肉城墙,就是为了抵挡敌军袭扰为百姓回撤南逃留出时间,但关内军一朝违令扑向连谷,便致牟那山以南门户洞开毫无遮蔽,即便西北一侧的颍川军再如何舍生忘死奋力抵挡、突厥人也可透过东侧缺口长驱直入屠戮百姓。

&esp;&esp;消息传至宥州已过半日,所有人都看到方氏主君登时变了脸色,山雨滂沱雷霆暴烈,原来大难来时一切都是静默无声。

&esp;&esp;宋明真随右军骑兵营远远望向中军,视线被攒动的人头遮挡并不能瞧见三哥面容,只见在近处的方云崇眉头紧锁,脸色煞白令人愈发恐慌;片刻后对方忽而掉转马头向中军疾驰而去,他心中一动当即跟上,勒马时已见神略军上下严阵以待杀气飞腾,或许……

&esp;&esp;“将军要亲自去补东南防线?”

&esp;&esp;方云崇急声追问,看向方献亭的神情是从未有过的躁郁不安;后者却面无表情,与左右神略军副将交代过兵务后方才侧首向堂兄看来,彼时目光比北境滚滚黄沙更为硬朗,肃声答:“我点兵一万先行驰援,西北线便交方昊将军总领,右军可晚半日至夏州德静回护百姓,其余诸事莫理。”

&esp;&esp;他匆匆说着、语调平稳得没有一丝起伏,仿佛不知此去要冒多大的干系风险——关内军本有十万之众,如今大半都被那害了失心疯的娄啸调去连谷擒杀不知是真是假的逆王,纵然神略军再是骁勇又如何能在长途奔袭后补上如此之大的兵马缺口?

&esp;&esp;……可他又能怎么办?

&esp;&esp;关内百姓眼下至少还有数万滞留乌水北岸,他们手无寸铁一触即溃、若果真遇上突厥铁骑会落得怎样一番下场?怀远刚刚被屠、血气浓重一连半月盘桓不散,人命在外族看来便与猪狗无异,可于方氏而言却又分明珍贵无比。

&esp;&esp;他们那样恳切地哀求他,他们将那面方氏的旌旗看作最后的希望……他又岂能袖手旁观置之不理?

&esp;&esp;“可若神略军抵挡不住又当如何——”

&esp;&esp;方云崇高声阻拦。

&esp;&esp;“娄啸撤兵突厥必已闻讯、敌军数量将数倍于你!届时神略军孤军深入、左右两部又分身乏术无力驰援……你该怎么办?”

&esp;&esp;“贻之……方氏不可一日无主,三军不可一日无帅!”

&esp;&esp;——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esp;&esp;是乌水以北那数以万计的无辜生民?还是国难之前可号令千军的方氏主君?

&esp;&esp;或许根本没人说得清,世间利弊本难计量,即便当初先国公为东宫舍身亦曾招来非议无数……“不要回头看,也不必向外求”,先父最后那几句伴着酒香的忠告也终在那一刻又出现于方献亭耳畔,他的手好像同时被无数人拉住了,人人都跪在他面前,乞求能在他艰难向前迈出一步后随之稍稍受益。

&esp;&esp;“我可将敌军阻于盐池以北两日,另派人传令命娄氏回兵,”他根本未接方云崇的话,声音冷静得像结了冰,“两日之内左右两军务必将全境百姓护至乌水以南,朝廷自会派兵接应,此后布置容后再论。”

&esp;&esp;顿一顿,他的眉头也微微一紧,犹豫片刻又道:“若此次神略兵败……便令方兴上书陛下尽早筹谋东迁之事,有谢氏在北抵挡,洛阳当暂且无虞。”

&esp;&esp;这……

&esp;&esp;这话听着像在交代后事,别说是方云崇、便是一向不甚通人情世故的宋明真都嗅到了些许诀别之意,或许所谓离歌从不喧哗吵闹,有时割舍也仅仅只在一瞬之间罢了。

&esp;&esp;“三哥——”

&esp;&esp;他一把抓住了方献亭的手臂,对方身上威严的铠甲冰冷又坚硬、令他根本感觉不到他作为一个寻常人的温度。

&esp;&esp;“我与你同去——”

&esp;&esp;他只能大声对他说。

&esp;&esp;“我不畏死——也定不会拖三哥的后腿——”

&esp;&esp;那都是任性的话,何况大军之前如此拉扯本也不妥,可那声脱口而出的“三哥”却还是令方献亭回身看向了他,彼时神情或也终于有了一丝松动,像是玉楼将崩雪风簌簌,有种令人毕生难忘的温和与深刻。

&esp;&esp;“随大哥去吧。”

&esp;&esp;他回答他,声音同样低沉下去了。

&esp;&esp;“疏妍还在家中等你。”chapter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