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她暗暗提起一口气,即便刚经历过生死之危也还是逼着自己尽快平稳心绪,仔细地答:“本是同二姐姐一道在外围打兔子,可惜骑艺不精拖了他人后腿,娄家姐姐有心相帮、抽了马几鞭子,不想马却受了惊,一路跑进林深处来了……”
&esp;&esp;这话答得老实、字字句句皆是可考,与此同时她的眼风又暗暗向四周扫去,终在他身后几十丈处远远看见一座未成的道观,心中莫名一紧,已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esp;&esp;他应了一声、没再问别的,空旷的深林一时只有寒风簌簌之声,片刻之前此起彼伏的狼嚎竟也再听不见了;她的心跳得更快,按理本应反问一句“世子为何也出现在此地”,可直觉却告诉她绝不可这样开口,于是索性也一言不发,只默默看着他为她包扎伤口。
&esp;&esp;他却偏偏在此刻倏然抬头,锐利的眼撞上她的,她尚未及将眼底的猜疑收拾干净,那一刻已感到被他看穿;有些狼狈地偏过头去,他越发冷清的声音却还是一一落进耳里,说:“我与子邱颇为相熟,他曾说家中幼妹最是聪敏懂事,只不知四小姐是否知晓何为真正的‘聪敏’。”
&esp;&esp;她心一跳,自然听出他言语间的震慑之意,忌惮之余对这位世子孤身至此的猜测却又变得更多——他是来见什么人的么?骊山冬狩众目睽睽,却偏偏要在这无人处密会,想来其中牵涉的缘由必然深重,一旦揭破便会扯出纷争无数……
&esp;&esp;——那么她呢?
&esp;&esp;若他以为她撞破了什么……会杀了她么?
&esp;&esp;惊悸之感陡然加重,那一刻她才晓得眼前这个人同那夜为她抬起车辕、改日又赠她以春山绘屏的男子并不是同一个,他是天子近臣东宫嫡系、身上牵扯着无数并不为她所知的天大干系,她绝不可越雷池一步,否则此刻便要坠下渊底。
&esp;&esp;“二哥哥就只同世子说了这些么?”
&esp;&esp;她斟酌着回答,在寒风萧索中勉力直视他的眼睛。
&esp;&esp;“……我还自幼寡言少语,更无缘久留于长安,开岁之后便要回江南去了。”
&esp;&esp;话说得体面平静、像是无所畏惧,可其实他已感到她放在自己掌心的小手正在微微发抖——宋二的确有个机敏过人的妹妹,而且……颇懂分寸。
&esp;&esp;他又审视她片刻,少顷方才移开目光,她立时感到肩上一松,后背不知何时已出了一层冷汗,恰此时他已将她右手的伤口包扎妥当,最后打了一个利落的结——那一下的力道最重,她终是没忍住、疼得叫了一声,眼眶也微微红了。
&esp;&esp;不是有什么情绪……就是单纯疼哭了……
&esp;&esp;他却未料她会有如此反应,也的确不是存心要欺负一个女孩儿,只是他自幼随父亲在军中摸爬滚打、身旁往来的尽是些孔武粗鄙的军汉,方才其实已刻意放轻了力道,却不想还是……
&esp;&esp;她却以为对方这又是在威胁她,暗道近来所发之事竟是桩桩件件都不凑巧——谁说不是呢?甚至就连前几日她在葳蕤堂上被罚的那一顿跪也是因这位世子而起,今日更糟,被一匹受惊的疯马折腾掉半条命不说、好容易死里逃生又被他这般恫疑虚喝,也不知是犯了什么太岁。
&esp;&esp;如此一想无奈更甚,可又不敢再落什么泪——她都知晓的,世上除了外祖父母再也无人会给自己庇佑,即便疼她如二哥也不能当真护她周全——倘若今日她在这深林里惹了眼前这位世子不快、被他一剑杀了,二哥会为她申辩不平、为她讨回公道么?
&esp;&esp;父亲呢?
&esp;&esp;继母呢?
&esp;&esp;——谁会呢?
&esp;&esp;乏人爱怜的孩子总要少些眼泪,便是有了什么委屈也要自己仔细忍着,此刻她便不吭声了,低垂着眉目自己用手背擦擦眼睛,立刻什么眼泪都没了。
&esp;&esp;他都看到了,眼前又掠过前些日子在浮璧阁的光景,那时这位四小姐也是一般低眉敛目,在她活泼的二姐姐身边安静得像个漂亮的假人;明明经过那些镶贝母饰珠翠的漆屏时也曾流连侧目,可最终还是要买一张最低廉素净的绘屏,他便知晓她在宋府的日子过得殊为不易,小小年纪便磨出了一副克己善忍的好心性。
&esp;&esp;子邱多疼她几分……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esp;&esp;他轻咳一声放开她的右手,等再执起左手时力道便放得更柔,她却依然垂着眼睛不肯看他,眼角的微红像淡淡的花色,不知是在怕他还是在记恨他;而实际她还在等着他更厉害的下马威,却没想到后面再未出什么事,他处置好她的伤口后即回身吹了一声指哨,过不多时便闻马蹄飞扬之声,是他的坐骑濯缨自林深处奔来。
&esp;&esp;“此地凶险,四小姐不宜久留,”他已重新站了起来,高大的身影笼罩着她,“我且送你回猎场,此后再由你家中人为你请宫中医官诊治。”
&esp;&esp;说完,又低头看向她,问:“还能骑马么?”
&esp;&esp;她还坐在石头上腿软得站不起来,一听他这样问就又沉默了,一旁的濯缨威风凛凛,比方才那匹险些把她折腾死的棕马还要高大许多,她其实十分畏惧,但还是一边艰难地扶着石头试图站起来一边答:“……能。”
&esp;&esp;他看她一眼,暗暗叹了一口气,下一刻她便感到他又走近了,低沉的声音比方才稍暖些,说:“我扶小姐上马。”
&esp;&esp;这语气便同过去有些像了,实则比起“青霜雪风”一般的凛冽、她还是更喜融融的“红泥火炉”,只是今日既见识了这位世子冷厉肃杀的冰山一角,便也不再指望能凑到近前沾到几分暖——幸而本就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要轻轻放下也不是多难的事。
&esp;&esp;她半低着头对他道谢,被抱上马时更有些不自在,濯缨的脾气却比她还别扭、像是十分不满被方献亭以外的人骑在背上,她还没坐稳它就烦躁地原地踱步、头一直甩来甩去像要把她摔下去;她吓得赶紧抓住缰绳,掌心刚被包扎好的伤口便又殷出血迹,还未上马的方献亭见状皱着眉不轻不重在濯缨脸上拍了一下,它立刻便不乱动了,只是还一直烦躁地打鼻响,像是在闹小脾气。
&esp;&esp;他叹了口气翻身上马,从她身后半环着她,一双骨节分明的手从她手中接过缰绳,又在她耳后说:“……抱歉。”
&esp;&esp;这是在替个畜牲跟她道歉?
&esp;&esp;倒不必了,可不如他方才在她伤口上打结来得疼呢。
&esp;&esp;“世子客气。”
&esp;&esp;她的声音也凉了下去,面无表情地同他说了句客气话。
&esp;&esp;他似顿了一下,终归没再说别的,掉转马头向深林外围而去,驭马之术果然比她高明得多,一路巨树林立也不曾磕碰,甚至都没让低矮的树枝刮坏她本已狼狈散乱的鬓发。
&esp;&esp;她的脑子则还在转,猜测此刻他或许已没有要杀她的念头——依她的揣度,眼下声名煊赫的颍川方氏在朝中面临的情势也未必就是多么顺遂,今日观台之上陛下当众下了东宫脸面、算是将废嫡立庶的架势摆了个十足十,方氏既为太子一党自然难免要拂逆圣意与天子作对,长此以往必然会引得雷霆落下,甚至说不准……一切都已经离得不远。
&esp;&esp;所以近来方氏子弟才频频对宋氏示好,本质是拉拢她父兄为东宫正统效力,她既姓宋、他便不能轻易断她的生死,甚至要将她好生送回去,以此换得她父亲的感激。
&esp;&esp;她心中一笑,多少感到几分酸辛,既觉得这个此刻在身后环着自己的男子实际离自己很远,又觉得自己与家族之间的关系委实有几分可笑——明明彼此无甚干系,可某些时候又偏偏紧紧绑在一起。
&esp;&esp;正飘飘渺渺神游天外,忽而又是一阵天旋地转,濯缨扬蹄而立长声嘶鸣,突发的变故令她立刻又要仰身坠下马去,可这回在她身后的是他,巍峻的男子一手持缰一手紧紧搂住她的腰,刚劲的力道令人微微疼痛又稍稍安心。
&esp;&esp;“怎、怎么了……?”
&esp;&esp;她惊魂不定,在濯缨立稳之后匆忙回头看他,彼时对方离她极近,宽厚的胸膛就紧贴着她的背,英俊的侧脸宛若刀刻斧凿般深邃,那双鸷鸟般的眼睛却并未看向她,右眼下多情的黑痣也骤然显得危险了。
&esp;&esp;她心猛地一跳,顺着他的目光扭头向林深处看去,却见巨树掩映之下有一头牙口森森的白虎正目露凶光步步向他们逼近。
&esp;&esp;虎……
&esp;&esp;宋疏妍一个自幼养在江南的闺阁贵女,哪里见过此等凶悍可怖的场面?便是性情再淡泊也免不了要被骇得脸色煞白,又想莫怪方才的狼嚎之声渐渐遁去了、原是群狼也不敢进犯这猛虎独踞的六围之地。
&esp;&esp;它身型硕大,粗壮的四肢显得力量惊人,此刻窄小的瞳仁正一动不动地锁在他们身上,隐然泛着幽幽的绿光;宋疏妍已寒毛倒竖,浑身像被抽掉骨头一般软,腰间那人的手就是唯一的倚仗,坚如磐石定若岩松。
&esp;&esp;“不要动。”
&esp;&esp;他的声音就在她耳边,低沉平稳又轻不可闻。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