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 第9节(第1页)

第9节(第1页)

&esp;&esp;所以罗成这一辈的,或者说这辈份以下的,都是端着碗在外面站着吃。觉得站的累的,可以随便找个土块石块的当凳子坐。

&esp;&esp;在厨房的罗成老妈会在大家第一碗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去客厅看看,要是客厅里大老爷们都吃完了,就会开始招呼第二轮。而第二轮,又有规矩了,年龄太小的小孩,基本上没机会进入第三轮,也就是十岁以下的。

&esp;&esp;另外就是没结婚的女生,也基本是就给吃两碗,有点重男轻女的思想意思。说是说女娃本就应该没男娃能吃,但这都是没油水的年代,吃干饭女生一样能吃三碗,稀的怎么可能就吃不了了。

&esp;&esp;不过这一轮对女生也会有点照应,会尽量多捞点红薯给她们。

&esp;&esp;等第二轮吃完,其他人也可以盛第三碗了,这第三碗过后,不管有没有多余的,都要懂规矩,别再吃了。除非是实在剩太多,每个人都可以再来一碗。稍微多一些,是可以留着罗成家晚上再吃的。

&esp;&esp;分粮和去询问工作

&esp;&esp;这年代的碗不小,罗成看着亲人们的吃相,那真是惊叹了。小姑家最小的娃是一个女孩,才八岁多,但吃饭也是跟大家用一样的碗,竟然也能干掉两碗。虽然肚子都有些吃鼓了,可再怎么样也是两碗红薯粥下去了呀。

&esp;&esp;其他人一个个都是如此,干饭都积极,不像后世的小孩,吃个饭还挑食,不管给他盛多少饭都会剩一些。而且吃饭吃的慢,吃饭的时候不是看电视就是看手机。在看看现在这场面,都老老实实的吃着饭,那碗舔的比什么都干净。

&esp;&esp;热腾腾的红薯粥,吹到是会吹一下,但基本就跟呼吸一样,一口气在面上吹出去,立刻一大口粥就进了嘴巴里。罗成都感觉他们不会烫一样,特别是表妹堂妹她们,刚才在一起聊天,虽然能感觉的出她们没啥文化,聊的东西也很肤浅,但还认为起码是女生,算是文静。

&esp;&esp;但就这喝粥的模样,文静是啥,后世工地的工人也没这样吃的猛的。

&esp;&esp;罗成吃两碗就饱了,这样大的碗,是真的两碗就吃不下了。他不像别人没油水,起码要在这世界生活一些天,经常吃不到油水的东西,肚子以后自然会饿的快,并且吃的多。但是现在,早上已经吃了三个包子了,中午开饭又早,因为来的这些人很有可能都是没吃早饭的,所以吃饭会比较早点。

&esp;&esp;基本每个人吃完后,碗都舔的比较干净,搞的罗成一个人不舔干净碗,自己感觉就格格不入似的。

&esp;&esp;饭后,大家也是闲聊了一会,平时一直饿着,这食物吃的快,肚子里还没完全回馈过来感觉呢。稍微坐一会,一个个都舒坦了,肚子里有了有食的感觉。

&esp;&esp;分粮,重头戏也来了,早上父亲罗文去大队里可不光是请假了,还借了一杆秤回来。这年代又不能做买卖,这秤砣之类的,也就大队里有。平时也用不上,借来用一下自然是方便。

&esp;&esp;十斤棒子面好秤,红薯因为个头的问题,得挑挑拣拣的。尽量都刚好,而实在多一点或者差一点,也不会去拿刀削一点过去。这时候也是有讲究的,多一两二两的,得给叔叔,那以后一直是本家亲戚。少一点的,就给姑姑,嫁出去的女儿可没道理来跟本家男人争的道理。

&esp;&esp;可能当叔叔的不在乎这多点少点,但规矩就是这样,分东西哪怕都是一样的东西,也是按照规矩长辈先拿,然后是同辈本家男人拿,最后才是嫁出去的女人拿。

&esp;&esp;分好东西后,大姑小姑她们都借了一个布袋,这红薯别看二十斤,个头大的一个就有一二斤,小的也半斤左右。人多,就算用收拿回去也好拿。但她们不住镇上,放在布袋里都要注意安全,要是拿在手上,这不明目张胆的诱惑一些人嘛。

&esp;&esp;所以她们都问罗成家借了布袋,布袋也肯定是要还的,这年月什么东西都金贵,你拿去了别人家可能就没有的用了。根本就不是值钱不值钱的问题,不像后世,一些小东西拿去了就算了,再买一个就是了,买起来也方便也不值啥钱。

&esp;&esp;而两个叔叔都住镇上不太远,镇上也比乡村安全多了。起码有人会管镇上的治安,农村的话,就得村长他们自己组织。现在不少大队里都有民兵队,治安的话除了一些交界的地方乱点,其实整体还算可以。

&esp;&esp;饭也吃完了,粮也分完了,但这些亲戚依然没有立刻走。叔叔姑姑他们都得跟奶奶唠叨几句,最后就是罗成这个退伍回来的重点关注对象了。

&esp;&esp;这退伍回来了,大家自然都关心他以后的打算,以后是留在镇里了,还是会如何。

&esp;&esp;“这以后具体干什么,我也不清楚,部队里有介绍信,应该组织上会安排工作。我这也打算下午去镇委会问问情况呢,这不你们当叔的,当姑姑的都在,我一个晚辈总不能先走了。”

&esp;&esp;“哎呀,你这孩子,我们在有什么关心,找工作这样重要的事情,可不能耽误呀。大哥,你这可做的不对,我们这些当弟弟妹妹的,就算想跟侄子聊一聊,也不能耽误了正事呀。”

&esp;&esp;大叔罗武一听到罗成说今天等会就要去找有关部门询问工作的事情,现在的意思是好像因为他们这些长辈的在,作为礼数他才现在没去的。

&esp;&esp;这让大叔给急了,他们之间都是亲兄弟姐妹啥的,又都是村镇里的人,哪有那么多礼数。这要是谁有一份正式工作的事情,那真是天大的事情,参加正式工作,等于以后就是吃商品粮了。跟他们这些一辈子在地里打交道的人就彻底不一样了。

&esp;&esp;罗成的父亲听到后也是懵了,这事情自己的儿子可没跟他说,要是今天他要去问工作情况,原本分粮帮衬亲人的‘大事’,那就根本不叫事情了,还不得让罗成早点去办正事呀。

&esp;&esp;“成子,你要办这样重要的事情怎么不早说,这哪需要你陪呀。赶紧的,你有事早点先办你的事。”

&esp;&esp;罗成的父亲也是有点急了,孩子是大了,有主见,但这样重要的事情也不只应一声。

&esp;&esp;见父亲和叔叔姑姑们的态度,罗成也是有点懵,这他也是临时起意,主要是这时代没什么消遣的地方,想着下午还有一下午的时间,等叔叔姑姑他们走了,他去镇委会看看,询问一下他这样的退伍兵安置问题是不是到这里,如果不是,他应该去找哪个部门。

&esp;&esp;在罗成看来,就是一件很正常不过的小事了,跟一些机关部门打交道,在后世也很正常。后世也有街道,村委会,各种办理琐事的部门,只要不是犯罪,就算去派出所询问事情都可以很自然的去。

&esp;&esp;但这年代的人思想不一样,怕领导怕官。有种民不与官斗的思想,就怕惹上一些有势力有地位的人,然后想着如何如何。很多人要是去机关部门,哪怕是正经的事情,都会觉得紧张不自在。

&esp;&esp;这也是为什么罗成说下午可能去镇委会看看,却没人说陪他去,哪怕是当父亲的,除非罗成开口要陪同。这是他们本能的抗拒畏惧一些地方,要是罗成说去粮站或者去其他地方办事,可能就会直接询问要不要他们跟着一起去吧。

&esp;&esp;然后在他们的催促下,罗成只好回房间拿介绍信了,退伍证明倒是随身带着的。

&esp;&esp;工作介绍信

&esp;&esp;镇委会也就是在早上去买早餐的那条路上,也就是因为早上看见了,今天才会想来问问。对于找工作,他其实没这时代人的急迫感。但哪怕是刚进入这时代的世界两天,也感受到这时代的工作意义,跟后世参加一份工作完全不一样。

&esp;&esp;至于参加一份工作对于这时代的人来说具体意味着什么,罗成目前也说不上来,最明显一点,起码能吃定量了吧。不像现在,退伍费其实还有不少,但没有粮票买不到粮呀。要是去鸽子市买,那他这点钱就真不经花了。

&esp;&esp;没有时钟,不过也不用担心去了镇委会这个点没办公的。这时代上班的工作人员还没有周末一说,一般都是有两天的调休时间,要休息得先上报安排的。而中午很多单位也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

&esp;&esp;如果是工厂,会有到点了,吃饭的时间。但想要有两小时的吃饭时间不可能,最多一个小时左右,这还是照顾一些不舍得在食堂吃饭回家吃的人。

&esp;&esp;而有些单位中午都有人的,就算中午有人要去吃饭或者什么的,也有人值班。就比如粮站那边,基本白天什么时候去,那边都有人。

&esp;&esp;镇委会这边也是如此,一栋二层的小楼,在这年代一个乡镇里就算很不错的房子了。所以也十分的容易分辨,结构也很朴实简单,门口也没保安门卫之类的。

&esp;&esp;进入小楼,有一个很小的大厅,墙壁上有不少精神学习方面的标语,还挂了一个时钟,罗成也总算知道具体的时间了,快到中午十二点了,看样子自己家里今天吃饭是真的早。

&esp;&esp;主要是可能这年代吃二顿饭的比较多,早上不怎么吃,肚子到了十点多就已经饿的比较厉害了。所以中午这顿饭都会吃的比较早,如果是后世,义安这边的人,基本都是中午十二点以后吃中午饭。

&esp;&esp;“同志,你找谁,有什么事情嘛。”

&esp;&esp;大厅内没接待台,但有一个没门的门槛,一过去就能看见几名在这里工作的人员。见罗成在四处打探观望着,一名年龄三十多的女同志就主动上前询问了。

&esp;&esp;“同志你好,我是前天刚退伍回来的,老家就是这镇上的,想来问一下我这样的退伍兵,要想找工作,不知道是不是来这边。”

&esp;&esp;罗成实话实说的说明了来意,但这话却把对方问住了。

&esp;&esp;要说没来对地方嘛,在镇里镇委会就是负责工作这方面的。但这边只是负责调动过来的同志,这边再去根据上面的指示来具体安排到指定的单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