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世民半点也不恼,仍笑眯眯朝他拱手一拜,落落大方道,
“世民拜见大父!”
屈辞的眼皮猛地一跳,急忙拂袖往后退了两步,
“哼,少来跟老夫套近乎,我根本就不认得你!再者,我楚人与你秦人只有滔天国恨,并无半点私交!”
笑话,哪有娃娃把大父抓来当俘虏的,真怄人!
李世民立刻言辞恳切道,
“可我的母亲确实是楚国公主,就算大父不肯认我,世民也是要认大父的!”
以屈辞执拗的性子,他倒不指望对方会变成另一个叶腾,会主动为秦军献上城池土地,可出门在外,多认认亲戚总是有用的吧?
而且他当日敢在秦王面前,夸下“半年就能灭掉楚国”的海口,当然是有另一个更深层次原因的。
读过这段史书的他知道,楚人对中原本就没什么认同感,而秦国灭楚时,楚王负刍和后来登基的昌平君,又接连都死在了秦军的手中。
正因为如此,亡国后满心复仇的楚人,对他们命运多舛的王族,才会生出深深的同情和缅怀,才会前赴后继去支持那些宣扬“张楚”和“扶持楚怀王之孙”的反秦军队…
所以,如果秦国攻下楚地后,要想收服楚国的民心,现在就必须换一种方式来灭楚。
而这个位高权重又没什么深沉心机的楚国外祖父,没准能派上大用场。
屈辞听完真快被他怄死了,忍不住怒气冲冲道,
“你们秦人总是这般花言巧语,说得比唱得还好听!那我问问你,你身为楚国公主的孩子,身为我楚国王上的外甥,为何会出现在这秦军大营之中?难道,你竟想如上回助秦王灭了燕国那般,要亲自上阵灭了我楚国不成?这,就是你回母家的礼数吗?”
听着这话,李世民清澈的眼睛里立刻闪出泪光,连声音,也带上了一丝委屈的哽咽,
“大父,你冤枉我了!”
看着孩子眼中的泪光点点,屈辞的满腔怒气顿时一噎。
不知怎的,他下意识伸手想安慰这孩子,但刚伸出一半又
深觉不妥,只得收了回来,语气倒是飞快舒缓了两分,
“那你倒是说说,我哪里冤枉你了?你来做什么?”
李世民澄澈透亮的瞳仁里透着无比的真挚,
“大父有所不知,我这趟是来加入楚国的,不是来分裂楚国的啊!”
第103章好一个理直气壮的恃强凌弱!凭什么!……
第104章
这话实在太过玄乎,听得屈辞不禁惊呼出声,
“什么!你想要加入楚国?”
李世民郑重点头,
“不错,我确实是来加入楚国的!”
屈辞听了,反而愈发惊疑不定,立刻追问道,
“不是在诳我?那我问你,你打算如何加入我楚国?”
总不能,对方真会率着这些秦军,去寿春投奔楚王吧?
纵便屈辞再希望这是真的,也无比冷静地明白:
对方是秦国的储君,是秦王最宠爱的儿子,纵便他对楚国有再深的感情,也不可能背叛秦国转而投楚!
他实在听不懂,这孩子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眼中的泪光顿时一扫而空,
“当然!楚国是我母亲的母国,楚王是我的亲舅父,楚地也是我的家乡,我岂会诳大父玩耍?墨子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是故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1)
屈辞立马打断他,
“好了,你秦军都已经打到我楚国的家门口了,就不必在我面前,说这些冠冕堂皇的场面话了!你究竟打算,如何加入我楚国?”
虽然他不太信对方会投楚,但万一呢?
要是秦国太子主动背弃秦王改投楚王,秦军士气必遭重创。
而有了秦国太子在手上,楚军也未尝不能一鼓作气击退秦军!
李世民睁着清澈见底的眼睛,继续一脸真诚道,
“是这样的,现在秦国已经灭了三晋燕齐五国,放眼中原之地,只剩秦楚两国南北对峙,可是秦国强大而楚国弱小,世民知道,舅父为此必定日夜难安茶饭难思,所以,我特意请求阿父许我南下随军出征,好助舅父早日了结心腹之患,早些去咸阳与我母亲兄妹团聚。
有了我的加入,楚国宗亲朝臣都有了安心的去处,楚国百姓不用再忍受战乱之苦,楚国的土地也不必再担心被邻人觊觎,到时,天下四海就能重归一家”
屈辞气得胡子都快翘起来了,好好好,你们秦国是在做善事,你是大善人!
可他颤抖着手隔空指着李世民点啊点,硬是半天都没骂出那句“这就是你说的加入楚国?好一个厚颜无耻的臭小子啊”。
如果说这话的人,是秦王、王翦或任何一个秦人,他都会毫不犹豫唾沫横飞地怒骂对方。
可是,秦楚虽然早就有联姻的习俗,他面前这个秦国小子,却是第一个跑来找他认亲的外孙,一个真实的、让人一看就很喜欢的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