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拉格娜小姐。我……不想知道。不想这充满惊喜的重逢或说初遇续接既定的轨迹。哪怕命运不一定垂青,我也愿面向不可知的将来。因为‘相信前路’正是‘女巫’教会我的,最重要的课题。”
就像……就像——
米尔哥罗德斯基翻阅着手中最新版的《阿廖沙与叶莲娜》,直到夕阳从上窗沿探出半个脑袋。
他只是默默盯着最末尾处的词句,余晖拉扯手掌的阴影,覆过淡黄纸页上的留白,暖红将数十年前的文字做旧。
【阿廖沙和叶莲娜分别离开温暖的南方,像是所有旅人与旅人之间那样不说再见,直到命运让他们重逢在永冬的北国。两位年轻人才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一段奇缘已自那遥远的初遇起,便早早铸成。】
别过对门宿舍的三位萨米女性后,米尔哥罗德斯基步履匆匆地赶到图书馆,急急地办卡,急急地找书,而现在已然平静了。
即使乌萨斯最新官方出版的《阿廖沙与叶莲娜》,也依然没有将故事的后续呈上。
角色们的命运也随着作者的溘然长逝,而变得扑朔迷离,却又给人以一种微妙的感受,仿佛他们因那尚未盖棺的结局而真正活着。
又或许只是少数读者的一厢情愿罢了。
米尔哥罗德斯基终于合上小说,缓步走出图书馆,火烧云不及他步伐轻灵。
仍是回廊交错,仍是分别的那个路口,西蒙娜迎面走来,身边还跟着一个孩子。
“你好呀,西蒙娜小姐,真是凑巧啊。”
“不怎么凑巧呀,我的这位同学正因他监护人忙于工作,错过了他的生日而闹别扭不肯回去宿舍呢。虽然说打算好好哄哄他,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
“啊?同学?”
“是的,我参加了小干员学习班。就算之前都和其他雪祀一样终日埋首密文与书本中,但对外面的一些事情,了解得并不比小干员们多呢。”西蒙娜尴尬地笑了笑,小男孩则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这位“巨人”。
感受到孩子的目光,米尔哥罗德斯基走上前去摸摸他的脑袋:“为什么不回去呢?”
“苏苏洛医生又忘记我的生日了。她总是那么忙……”
“那,这个,给你。”白熊从口袋里取出两颗先前在小卖部顺手购买的糖果,“你回去,对她说这两颗糖你们一人一颗。但因为医生失约了,所以你接下来你就当着她的面把两颗全都吃掉,怎么样?”
“好耶!”
看着拿到糖果后欢天喜地跑走的孩子,西蒙娜对米尔哥罗德斯基说:“噗,还是你有办法呀。”
“哈哈,谁曾经还不是小孩子呢,希望这孩子可别在苏苏洛医生面前把我供出来啊。”两人朝宿舍区的方向同行而去。
“萨米的孩子可很少有完整的童年,直到现在我还习惯于把这么小的孩子当做大人看。”西蒙娜边走边聊时总习惯比别人快上半步,目光直视前方。
听斜后方传来同行者的声音,会令她感到莫名的安心。
“谁说乌萨斯的感染者在矿场上不是这样呢,想想真是早熟,但我其实不那么想长大的。长大意味着要面对更冷的雪,更烈的风,纠察官的皮鞭,没个完的劳役。”
“风和雪的部分深有体会呢。”她顿了顿,抬头看一盏又一盏顶灯缓缓后退,又用余光确认了米尔哥罗德斯基是说话时总是会向自己这边侧头的。
因而接下来的话也就变得难以开口,“早熟的话……埃里克,就是我的丈夫,也是在这样年纪跟我结婚的。”
西蒙娜复又低下头来,一条,两条,走道地板的接缝一道道后退:“会感到冒犯吗?我主动提这种事……”
“不。”米尔哥罗德斯基的声音从侧前方传来,西蒙娜抬头对上他真挚的眼神,才发觉自己的步子已慢了许多。
“西蒙娜小姐能跟我提及以前的事前,我是很高兴的。因为我也会想要知道你从前的事情,想知道埃里克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你们是如何生活的。”
“我们啊……”二人走到了有舷窗的走廊,残阳热烈,融却来自萨米的冰雪,西蒙娜清冷的脸上露出微笑,而往事早已斑驳,“很多事情,还有他的长相,都记不太清了。只记得更久之前是老树留下了幼时体弱的我,后来老树死了,再后来我留下了孤苦无依又体弱的埃里克。也许一开始只是为图个心安,但越是相处,就越是能感觉到自己的内心因他而充盈。我曾相信我们可以一起跨过苦寒,越过阴霾。我本该在妻子的身份之外再扮演他的姐姐,甚至母亲——我大他整整七岁。但约定和期望多半敌不过现实不是吗?他和我的族人,被那时候的西北边境司令官弗拉基米尔残忍地杀害了。”
“我知道那个人,因他的纵容,我们这些北境的劳工间总充斥苦役与死亡。”见西蒙娜情绪再度变得低落,米尔哥罗德斯基在夕阳下拉起她的手,“命运欠我们的,要试着去找回来吗?”
“找回来?”
“比比谁先跑回宿舍吧!”
米尔哥罗德斯基牵着西蒙娜的手,两人在夕阳下奔跑。
三十六岁的西蒙娜,二十九岁的米尔哥罗德斯基,进行着孩子们的追逐游戏,却未有放开彼此的手。
他们纵情奔跑,无人考虑如此做究竟有何意义。
靴子的踢踏声飘过有舷窗的走廊,没舷窗的走廊,二人脸上变换着夕阳的红,灯光的白,宛如奔向前方无数个交替的昼夜。
不久前在萨米女宿舍里说出的那句话飘荡在米尔哥罗德斯基脑海中:“哪怕命运不一定垂青,我也愿面向不可知的将来。因为‘相信前路’正是‘女巫’教会我的,最重要的课题。”
——就像《阿廖沙与叶莲娜》的结尾,那静待续写的断章。
“我可以在今晚的酒吧回请你一杯吗?”
“乐意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