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听着传令兵的奏报,完颜盛眉头再次皱起。
&esp;&esp;双方骑兵战斗,自然是以金兵的胜利而告终。
&esp;&esp;金人的拐子马本来就是此时最强大的骑兵,人数又比齐军多,扑上去打不赢那才是见鬼了。
&esp;&esp;但这支齐军的动作,却让完颜盛觉得有些反常。
&esp;&esp;他们竟敢主动来袭扰金军的侧翼,而且与金军骑兵缠斗许久之后,还能从容退走。这确实不是一般的将领能打出来的战果。
&esp;&esp;看起来,这支齐军确实是刘法带队?
&esp;&esp;可是,刘法带队的话,坐镇大军的又是谁呢?
&esp;&esp;难道种平远留在京师中的情报是假情报?
&esp;&esp;那又有个新问题,种平远在西军中的地位是要略低于刘法的,他又怎么可能指挥得动刘法来做前锋?
&esp;&esp;不是种平远又会是谁?总不会是那位齐朝的新皇吧?
&esp;&esp;没道理啊,这位新皇虽然曾经是西北兵马大元帅,但完颜盛认为,一个齐朝饱读诗书的皇子是不可能真正掌握三军军权的,顶多是一个名义上的首领。
&esp;&esp;更何况,他作为皇帝才刚刚夺位,政局不稳,不在京师坐镇,跑到军中来瞎搞什么?
&esp;&esp;不可能不可能。
&esp;&esp;完颜盛还是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既然已经打到这个份上了,再想更多也毫无意义。
&esp;&esp;“下令,趁齐军立足未闻,以重骑兵直插齐军本阵!直接将它们捅穿!”
&esp;&esp;在完颜盛看来,齐军的精锐骑兵是值得在意的,而步兵则往往一触即溃。
&esp;&esp;此时他既然已经打退了齐朝的精锐骑兵,那么乘胜追击,猛攻步兵、将齐军本阵击溃,自然就可以一战而胜了。
&esp;&esp;……
&esp;&esp;刘法率领骑兵残队有序撤回本军步兵方阵后,开始重整队形。
&esp;&esp;这一场大战是硬仗,但刘法的目标本来也不是跟金人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为了达成两个目的:一是拖延金兵,为本部步兵争取列队、布阵时间;二是示敌以弱,进一步利用金人轻视齐军战力这一点做文章。
&esp;&esp;皇帝已经说过,此战最大的依仗,就是金人对齐军的情况不明。
&esp;&esp;金人既不知道西军此时的具体战力,也不知道他们这位皇帝实际上是一名用兵高手。
&esp;&esp;继续用打其他那些齐军的打法来打西军,必然要吃瘪。
&esp;&esp;而当今皇帝的想法,就是最大可能地利用这种信息差,制造最大的战果。
&esp;&esp;刘法并不知道这位皇帝具体要怎么做,他只是忠实地执行了皇帝的计划。
&esp;&esp;而此时,他便可以重整旗鼓、整合己方齐军,安静等待。
&esp;&esp;金人果然发起了冲击。
&esp;&esp;对于金人而言,既然骑兵已经胜出,那么接下来只要冲散齐军的步兵本阵,胜负就会立刻揭晓。
&esp;&esp;然而让金人没想到的是,这支步军跟他们以往遇到的所有步军,都不一样!
&esp;&esp;盛太祖吊打北蛮,初期马少,靠的就是以步制骑。
&esp;&esp;北蛮在最初并不惧怕盛太祖手中的马军,看到马军和步军混同行进的时候,都会诈败引骑兵来追,而等骑兵和步兵脱节之后,才调转马头攻击骑兵。
&esp;&esp;而现在,盛太祖手上的西军经过训练,也已经有了正面硬刚金人骑兵的实力!
&esp;&esp;在面对第一轮冲击地时候,这些步兵纷纷举起手中的长枪,列成如林一般的枪阵,死战不退!
&esp;&esp;这一点,倒是与韩甫岳将军大破金兵,有那么一些相似之处了。
&esp;&esp;只能说,天下名将的战法往往相近,尤其是在手中的牌差不多的时候。
&esp;&esp;只不过此时的西军,相比韩甫岳将军的亲兵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要说一步不退基本上不可能,但只要努力维持住阵型不崩溃,在骑兵失去冲击力之后陷入混战,便已经足够了。
&esp;&esp;完颜盛微微皱眉。
&esp;&esp;这西军的战力……竟然如此强悍?
&esp;&esp;显然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esp;&esp;之前完颜盛早就知道西军很强,甚至西军在太原城下是与金人交过手的。但此时的西军,似乎……更强了?
&esp;&esp;他不知道,这是因为西军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esp;&esp;以往的西军,哪怕是灭国西夏,哪怕是在郓王这个西北兵马大元帅手下办事,也仍旧无法与今天的西军相提并论。
&esp;&esp;齐朝的军队,是分为几个档次的。
&esp;&esp;最差一档,是各路厢军,基本上都是招募的各地流民,这种军队,连流寇都打不过。
&esp;&esp;更好的一档,是各路禁军,虽然算是职业军人,但军纪废弛,吃空饷的问题也很严重,打打流寇没问题,遇上金人也是溃败。
&esp;&esp;最强的一档,自然是西军,由于常年和西夏作战,所以战力最强。
&esp;&esp;但之前的西军,仍旧属于武人,是整个齐朝朝堂的最下层。连种平远这样的人也在朝中受气,更何况是其他的士兵?
&esp;&esp;但在郓王登基之后,已经采取了无数措施来提升这些武人的士气。
&esp;&esp;不管是足粮足饷,还是打胜仗之后的不吝赏赐,都是物质上的保障。
&esp;&esp;而更重要的在于,精神上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