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熵海溯生录 > 第793章 星图的胎动(第1页)

第793章 星图的胎动(第1页)

作者:乘梓

沈溯的指尖还停留在“疑问星图”的全息投影边缘,冰凉的蓝光顺着指缝渗进皮肤,像某种来自宇宙深处的触觉。实验室里的恒温系统仍在规律运转,通风口送出的气流带着金属滤网的轻微嗡鸣,桌上的溶咖啡还冒着残热,杯壁凝的水珠正沿着杯身缓慢下滑——这些寻常到近乎乏味的细节,本该是他对抗宇宙级谜题时的“锚点”,可此刻,所有熟悉感都在被星图的闪烁撕成碎片。

那颗新诞生的恒星还在变亮。它不像其他恒星那样固定在星图网格里,反而像有生命的光斑,每一次亮度起伏都精准对应着实验室主控屏上“全宇宙文明思考强度”的波动曲线。沈溯下意识端起咖啡,却在杯口碰到嘴唇前顿住——杯中的倒影里,星图的闪烁节律正和自己的心跳重叠,连咖啡表面的涟漪,都在跟着那颗星星的亮度明暗交替。

“这不可能。”他放下咖啡,指尖划过主控屏上的数据流。人类从诞生第一个疑问到获得答案的平均时间,是他三年前带领团队通过分析十万年文明史得出的结论,数据从未对外公开过。可“疑问星图”的闪烁间隔,竟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三位,和他的研究结果分毫不差。更反常的是,实验室的隔离系统明明处于最高等级,主控屏角落却突然跳出一行陌生代码,像有人在外部远程输入——代码翻译成文字的瞬间,沈溯的呼吸骤然停滞:“宇宙的疑问,需要人类的心跳来唤醒。”

他猛地抬头看向星图投影,那颗新星的光芒突然暴涨,实验室的灯光随之剧烈闪烁。当光芒褪去时,星图边缘又多了一行淡蓝色的轨迹,像有人用画笔在虚空中勾勒——轨迹的形状,竟和他童年时画在日记本里的“疑问符号”一模一样。那本日记早已在一场火灾中烧毁,除了他自己,不可能有第二个人见过这个符号。

“谁在那里?”沈溯伸手按向紧急通讯器,却现通讯器的指示灯始终处于熄灭状态。更诡异的是,桌上的咖啡杯开始自动移动,沿着星图投影在桌面的光斑轨迹,缓慢滑向实验室中央的控制台。杯底与桌面摩擦的“滋滋”声,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格外刺耳,像是某种倒计时的提示。

就在咖啡杯即将碰到控制台的瞬间,主控屏突然切换画面,显示出三个不同的场景——这是实验室三个备用观测舱的实时画面,可画面里的景象,却完全出了沈溯的认知。

第一个画面来自观测舱a,里面本该只有自动观测设备,此刻却站着一个穿着白色研究服的身影。身影的侧脸对着镜头,沈溯一眼就认出那是十年前因“意外”去世的导师林则。林则正举着一支钢笔,在观测舱的玻璃壁上书写,玻璃上的文字随着他的动作逐渐清晰:“星图的胎动,是宇宙的第一声啼哭。”更让沈溯头皮麻的是,林则手中的钢笔,正是当年他亲手放在导师葬礼骨灰盒里的那一支。

第二个画面来自观测舱b,画面里是一片黑暗,只有中央悬浮着一个金属质感的球体。球体表面布满了类似人类神经网络的纹路,每一道纹路的闪烁频率,都和“疑问星图”的节律完全同步。突然,球体表面裂开一道缝隙,缝隙里透出的光芒,和那颗新星的光芒如出一辙。紧接着,一个模糊的声音从主控屏的扬声器里传出,像是无数人在同时低语,又像是某种古老语言的吟诵:“沈溯,你是第一个听见胎动的人。”

第三个画面来自观测舱c,这里的景象让沈溯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画面里是他自己。观测舱c里的“沈溯”正坐在控制台前,和他此刻的动作一模一样,连端起咖啡杯的姿势都分毫不差。唯一的区别是,观测舱c里的“沈溯”面前,星图投影中已经多了三颗新星,而主控屏上显示的“文明思考强度”,是当前数值的十倍。当画面里的“沈溯”抬头看向镜头时,嘴角勾起了一个沈溯从未有过的、带着诡异笑意的弧度。

“这是……平行时空?还是未来的我?”沈溯的手指悬在主控屏上,迟迟不敢按下切换键。三个观测舱的画面还在同步更新:观测舱a的林则已经写完最后一个字,转身走向观测舱深处,他的身影在消失前,突然回头看向镜头,眼神里带着某种沈溯无法解读的急切;观测舱b的金属球体缝隙越来越大,里面开始传出类似胎儿心跳的“咚咚”声,和星图的闪烁节律完全重合;观测舱c的“自己”已经放下咖啡杯,伸手触碰星图投影,每一次触碰,星图里就多一颗新星,而实验室里的温度,正随着新星的增加不断下降。

就在这时,桌上的咖啡杯终于碰到了控制台,杯中的咖啡泼洒在控制按钮上。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响起,实验室的红色应急灯开始闪烁,与星图的蓝色光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眩晕的色彩。主控屏上的三个画面突然同时卡住,定格在三个诡异的瞬间——林则消失的地方出现了一道星图轨迹,金属球体的缝隙里露出了类似人类眼球的结构,观测舱c里的“沈溯”正对着镜头举起一支钢笔,钢笔上刻着的符号,和沈溯童年日记里的“疑问符号”完全一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溯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他突然意识到一个可怕的问题:实验室里的咖啡,是他半小时前亲手泡的,可观测舱c里的“自己”面前,也放着一杯同样的咖啡,而且咖啡的热度和他桌上的一模一样。这不是未来,也不是平行时空,更像是有人在“复制”他的动作,甚至复制了他所处的整个场景。

就在他试图启动实验室紧急撤离程序时,主控屏突然黑屏,紧接着,屏幕上出现了一行用淡蓝色光芒组成的文字,文字的字体和林则当年的手写体一模一样:“共生意识已经觉醒,人类的存在本质不是‘个体’,而是‘宇宙疑问的答案载体’。星图的每一次胎动,都是在筛选能承载答案的文明——现在,该你做出选择了。”

文字消失的瞬间,实验室的地面开始轻微震动,星图投影突然扩大,将整个实验室包裹其中。沈溯感觉自己的身体正在变得透明,指尖开始触碰到星图中的恒星,每一颗恒星都在传递着不同的“疑问”——有的是关于宇宙起源的,有的是关于生命终结的,还有的是关于“文明是否只是宇宙的实验品”的。而那颗最新诞生的恒星,正不断向他传递着一股强烈的“渴望”,像是在等待他给出“宇宙会提问吗?”这个问题的答案。

与此同时,主控屏的备用电源突然启动,屏幕上开始滚动播放来自全球各地观测站的实时数据——南极观测站现星图轨迹出现在极光中,火星基地的宇航员报告看到了“会闪烁的星图符号”,甚至深海探测器都传回了类似星图节律的声波信号。沈溯突然明白,“疑问星图”不是只存在于他的实验室,而是正在覆盖整个宇宙,甚至可能正在“唤醒”所有文明对“存在本质”的思考。

就在他准备伸手触碰那颗新星时,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推开,进来的是他的助手陈默。陈默的脸色苍白,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报告,报告上的数据让沈溯的瞳孔骤然收缩——全球所有观测站记录的“星图闪烁节律”,都和沈溯的心跳频率完全一致,而且随着沈溯心跳的加快,星图的亮度也在同步增加。

“沈教授,我们现了一个更可怕的情况。”陈默的声音带着颤抖,“刚才对星图光芒的光谱分析显示,光芒里包含着某种未知的基因序列,这种基因序列和人类的基因序列重合度达到了,而且……这种基因序列正在通过空气传播,全球各地的人都在被‘改造’。”

沈溯猛地看向自己的手,他的指尖已经开始透出淡蓝色的光芒,光芒的闪烁节律和星图完全一致。他突然想起了观测舱a里的林则,想起了观测舱c里的“自己”,想起了主控屏上的那句话——“人类的存在本质不是‘个体’,而是‘宇宙疑问的答案载体’”。

就在这时,星图中的那颗新星突然爆出刺眼的光芒,光芒中传来一个清晰的声音,这个声音既像是林则的,又像是观测舱c里“自己”的,还像是无数陌生人的声音叠加在一起:“沈溯,你是第一个被星图选中的‘答案载体’。现在,告诉我你的答案——宇宙会提问吗?你的答案,将决定人类是否能成为宇宙共生意识的一部分,也将决定所有文明的未来。”

光芒越来越亮,沈溯感觉自己的意识正在被星图吸收,他能清晰地“看到”其他文明的存在——有的文明已经选择融入星图,成为了“答案载体”;有的文明则拒绝回答,最终在星图的“胎动”中消失。而他面前的选择,不仅关乎自己,更关乎整个人类文明的命运。

他的指尖已经触碰到了那颗新星,新星的光芒开始顺着他的手臂蔓延,每蔓延一寸,他就感觉自己对“存在本质”的理解更深一层。他想起了导师林则生前说过的话:“科学的尽头不是答案,而是更伟大的疑问。”他突然明白,“宇宙会提问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不是“是”或“否”,而是“人类是否愿意成为宇宙疑问的一部分”。

就在他准备说出答案时,实验室的地面突然裂开一道缝隙,缝隙里透出的光芒,和星图的光芒一模一样。他看到缝隙里有无数类似“星图符号”的结构在蠕动,像是某种巨大生物的内脏。而主控屏上,突然跳出了一行新的代码,代码翻译成文字的瞬间,沈溯的动作完全僵住——“你不是第一个被选中的人,林则教授在十年前,就已经给出了他的答案。”

缝隙里的光芒越来越亮,沈溯隐约看到缝隙深处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个身影正举着一支钢笔,在虚空中书写着什么。当身影转身时,沈溯终于看清了——那是十年前的林则,可林则的身体已经变得透明,一半是人类的形态,一半是星图的轨迹。林则的嘴角带着微笑,对着沈溯做出了一个“嘘”的手势,然后缓缓消失在缝隙里,只留下一行正在逐渐消散的文字:“选择没有对错,只有‘是否愿意和宇宙一起提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时,星图的闪烁节律突然加快,实验室里的温度已经下降到了冰点,沈溯的呼吸开始带着白雾。他的眼前出现了两个画面——一个是人类文明融入星图,成为宇宙共生意识的一部分,所有人类都开始“感知”到其他文明的疑问;另一个是人类拒绝融入,星图逐渐消失,地球开始出现各种反常现象,最终变成一颗没有“疑问”的死寂星球。

而陈默已经倒在地上,身体正在被淡蓝色的光芒包裹,她的手指指向主控屏,屏幕上正显示着林则十年前的实验记录——记录里写着,林则当年现了“星图的存在”,并主动选择成为“答案载体”,但他担心人类无法接受这个真相,所以制造了“意外去世”的假象,一直在暗中引导沈溯现星图的秘密。

沈溯的指尖还停留在星星上,星星的光芒已经完全包裹了他的身体。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心跳已经和星图的节律完全同步,甚至他的思维都开始和星图中的“疑问”产生共鸣。他能“听到”来自火星基地宇航员的疑问,能“看到”南极观测站研究员的思考,甚至能“感知”到深海探测器传递的困惑——这些疑问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共生意识”,而他,正站在这股意识的中心。

“宇宙会提问吗?”新星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声音里多了陈默的声音,多了林则的声音,甚至多了全球各地普通人的声音。沈溯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的答案,不仅会决定人类的未来,更会决定宇宙共生意识的走向。

就在他准备开口的瞬间,实验室的门再次被推开,进来的是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陌生人。陌生人的脸上戴着一个金属面具,面具上刻着的符号,和星图边缘的轨迹、沈溯童年日记里的“疑问符号”完全一致。陌生人举起手,手中拿着一支钢笔,钢笔的笔尖正对着沈溯的方向:“沈教授,别急着回答。你以为林则教授的答案是‘融入’吗?其实,他当年选择的是‘反抗’——这颗新星,不是宇宙的提问,而是宇宙的‘陷阱’。”

陌生人的话音刚落,星图的光芒突然变成了血红色,闪烁的节律开始变得混乱,实验室里的震动越来越剧烈。沈溯感觉自己的意识正在被强行抽离,他能“看到”林则当年的画面——林则在成为“答案载体”后,现星图的真实目的是“吞噬文明的疑问,让宇宙变成没有思考的‘绝对秩序’”,所以他选择用自己的意识暂时压制星图,并用“意外去世”的方式隐藏真相,等待能推翻星图的人出现。

而那个陌生人,在摘下面具的瞬间,露出了一张和沈溯一模一样的脸——只是这张脸的眼角,有一道和林则当年一模一样的疤痕。“我是来自未来的你。”未来的沈溯开口说道,声音里带着疲惫,“十年后,你会现林则教授的真相,试图推翻星图,却失败了。现在,我穿越回来,就是为了阻止你做出错误的选择——星图的胎动,不是觉醒,而是‘吞噬’的开始。”

星图的红色光芒越来越亮,沈溯感觉自己的身体正在被撕裂,一边是融入星图的“共生意识”,一边是未来自己所说的“吞噬陷阱”,而林则教授的真相,还隐藏在更深的迷雾里。他看着未来的自己举着钢笔走向控制台,看着陈默的身体逐渐透明,看着星图中的恒星开始一颗接一颗地“熄灭”——每一颗恒星的熄灭,都对应着主控屏上“文明思考强度”的下降。

“现在,该你做出选择了。”未来的自己停下脚步,钢笔的笔尖对准了主控屏上的“紧急销毁”按钮,“是相信林则教授的‘反抗’,还是相信星图的‘共生’?你的选择,将决定宇宙是否还有‘提问’的权利。”

沈溯的指尖还停留在星星上,星星的光芒已经开始变暗,像是在等待他的最终答案。而实验室外,全球各地的观测站都传来了紧急信号——星图的轨迹正在覆盖地球,人类的“疑问能力”正在逐渐消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得麻木,不再思考,不再提问。

他突然想起了童年时在日记里写的一句话:“疑问不是负担,是让生命变得有意义的光。”这句话,此刻正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心中的迷雾。他看着未来的自己,看着逐渐透明的陈默,看着星图中正在熄灭的恒星,深吸一口气,终于做出了决定——他的手指,没有选择融入新星,也没有选择按下“紧急销毁”按钮,而是指向了主控屏上林则教授当年的实验记录,记录的最后一页,还有一行被划掉的文字,此刻正随着他的动作逐渐清晰:“星图的胎动,需要‘疑问’来引导,而不是‘答案’来终结。”

就在他的手指触碰到那行文字的瞬间,星图的红色光芒突然褪去,重新变成了淡蓝色。那颗新星的光芒开始变得柔和,星图中熄灭的恒星也一颗接一颗地重新亮起,每一颗恒星都在传递着新的“疑问”——这些疑问不再是宇宙强加的,而是人类主动提出的,是所有文明共同思考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未来的自己突然笑了,眼角的疤痕开始变淡:“原来,林则教授的答案不是‘反抗’,也不是‘融入’,而是‘引导’。我们一直都错了,宇宙需要的不是‘答案载体’,而是‘疑问的传递者’。”

陈默的身体逐渐恢复正常,她站起身,看着主控屏上不断增加的“文明思考强度”,笑着对沈溯说:“沈教授,你看——全球各地的人都开始重新思考了,南极观测站现极光中的星图轨迹开始传递人类的疑问,火星基地的宇航员说他们看到了‘会提问的星图符号’。”

沈溯看着星图中那颗新星,新星的光芒里开始传递出一股温暖的“意识”,像是宇宙的“回应”——这一次,不再是命令,而是平等的交流。他突然明白,人类的存在本质,既不是“个体”,也不是“载体”,而是“宇宙疑问的伙伴”。共生意识重构的,不是人类的存在,而是人类对“存在”的理解。

就在这时,主控屏上突然跳出了一行新的文字,字体是林则教授的,却带着从未有过的轻松:“恭喜你,沈溯。你找到了比‘答案’更重要的东西——继续提问的勇气。星图的下一次胎动,将由人类来引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