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李廷谏终于稍微冷静,疑惑道:“那赵贼究竟有何过人之处,竟把你迷得颠三倒四?”
&esp;&esp;“济世救民而已。”李邦华也不信天下大同,他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esp;&esp;李廷谏被气得发笑:“一个反贼,你说他济世救民?”
&esp;&esp;李邦华感慨道:“朝堂诸公,尸位素餐,置天下黎民而不顾。竟让一反贼来济世救民,此乾坤颠倒也。颠倒便颠倒吧,早一日再造乾坤也好。父亲久居江西,不明白北方是甚样子。陕西、山西、河南、山东,连年灾祸,民生日艰。朝廷只知剿抚,却没能力休养生息,北方反贼只会越剿越多。这大明,已经是王朝末路了。”
&esp;&esp;突然,李邦华恭敬磕头:“父亲,李家的田产,是肯定要分的,否则难以服众,请父亲谅解!”
&esp;&esp;李廷谏坐回椅子上,久久说不出话来。
&esp;&esp;李邦华再次磕头,起身走出堂屋,亲自去主持分田,先分他自家的田。
&esp;&esp;……
&esp;&esp;夜晚。
&esp;&esp;周瑞豹、周瑞旭等士绅子弟,带着数百乡勇划小船渡江。
&esp;&esp;抵达西岸时,由于黑灯瞎火,这些乡勇已经分散成好几股。但带头的读书人也多,足有二三十人,各自率部摸黑进入沿江乡村。
&esp;&esp;“杀!”
&esp;&esp;“杀死那些暴民!”
&esp;&esp;陆陆续续杀声响起,士绅带着乡勇,见到民居就冲进去砍杀。
&esp;&esp;周瑞豹这个爱民如子的好官,为了赈济百姓而丢掉乌纱帽。可此时却化身刽子手,亲手将两户佃农灭门,只是为了报复佃农瓜分地主田产。
&esp;&esp;黄幺、黄顺等武官,这次随李邦华来到吉水县,每五十个士卒驻扎一村,负责保护分田官员和宣教人员。
&esp;&esp;听到喊杀声,黄幺立即惊起,大声呼喊道:“罗春,你的人在此守护,其他人跟我去杀贼!”
&esp;&esp;宣教官萧禾迅速奔来:“黄把总,我们不用保护,跟你们一起去杀贼。”
&esp;&esp;事态紧急,黄幺懒得再说,只叮嘱道:“跟紧了,千万别跑散。”
&esp;&esp;众人举着火把,士卒们带着兵器,文职人员的手里五花八门。
&esp;&esp;分散在各村的士卒,都朝着附近的敌人杀去。乡勇不仅杀人,而且还放火烧屋,火光冲天很好辨认方向。
&esp;&esp;“杀贼!”
&esp;&esp;“贼兵来了,快跑!”
&esp;&esp;两边都呼对方为贼,也不晓得谁才是贼。
&esp;&esp;但有一点很清楚,士绅募集的乡勇,临战都非常胆怯。见到农民军杀来,立即转身就跑,奔回岸边坐船逃之夭夭。
&esp;&esp;也有许多乡勇,黑暗之中慌不择路,根本找不到自己的船在哪儿。
&esp;&esp;黄幺就碰见一队敌人,顺着岸边疯狂逃窜。他顾不得手下士卒,一双大长腿加速疾奔,独自冲到敌人的身后。
&esp;&esp;“杀!”
&esp;&esp;黄幺大喊着给自己壮胆,一枪捅进敌人的后腰。
&esp;&esp;乡勇们吓得魂飞魄散,也不知身后有多少追兵,全都摸黑向前蒙头狂奔。
&esp;&esp;“船在那边!”
&esp;&esp;借着月色,有乡勇大呼。
&esp;&esp;“杀!”
&esp;&esp;黄幺追上去又捅翻一个。
&esp;&esp;乡勇们惊慌爬上小船,这才看清只有黄幺一人。但他们也不敢反杀,因为远处还有更多追兵。
&esp;&esp;“杀!”
&esp;&esp;黄幺捅翻第三个。
&esp;&esp;“快拉我上去!”
&esp;&esp;“我还没上呢,你们别开船。”
&esp;&esp;“别挤,别挤,要翻了。”
&esp;&esp;“……”
&esp;&esp;此处有六条小船,慌乱之下,只有两艘成功逃回对岸。
&esp;&esp;许多乡勇干脆跳水逃跑,黄幺站在岸边又戳死两个。
&esp;&esp;第二天清晨,李邦华匆匆赶来,看到烧毁的房屋和佃户尸体,站在原地沉默了许久。
&esp;&esp;“死者可清点出来?”李邦华问道。
&esp;&esp;黄幺回答说:“贼寇夜袭了六个村,并不抢劫钱粮,只是杀人放火。咱们带来的人,无一伤亡。但吉水县的农民,算上孩童在内,一共有358人被杀。贼寇跑得快,我们只杀了21个,活捉了6个。”
&esp;&esp;李邦华叹息:“唉,迟早会出这种事的。”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