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 > 122借粮为盟主衣柜客卿光头宋加更(第3页)

122借粮为盟主衣柜客卿光头宋加更(第3页)

&esp;&esp;“赵贼?”

&esp;&esp;县官们大惊失色。

&esp;&esp;那可是攻占府城,杀了几十个官,还让巡抚兵败身亡的巨寇!

&esp;&esp;刘太垣只觉喉咙发干,吞咽口水问:“赵贼……赵言派你来作甚?”

&esp;&esp;左孝良拱手说:“吾主听闻泰和县有流民,如今天寒地冻,不忍他们冻死饿死,因此想将这些流民接走安置。”

&esp;&esp;刘太垣和张淮南对视一眼,都搞不清楚状况。

&esp;&esp;还有这么懂事的反贼?

&esp;&esp;刘太垣忍不住问:“此言当真?”

&esp;&esp;“当真,”左孝良说道,“只不过,吾主缺粮,为了安抚流民,请县尊借粮二十万石。”

&esp;&esp;“我哪有二十万石借给你?”刘太垣仿佛被踩了尾巴的猫。

&esp;&esp;左孝良笑道:“做买卖嘛,问天要价,落地还钱。”

&esp;&esp;不仅刘太垣给气到了,就连张淮南都觉匪夷所思。

&esp;&esp;张淮南秀才出身,给人做了多年的师爷,靠恩主的关系打折买官,才总算弄到一个县丞职务。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还是头次遇到这等稀罕事,反贼缺粮居然来找县令借,而且借多少还能讨价还价。

&esp;&esp;但似乎,这笔买卖可以做!

&esp;&esp;张淮南低声说:“县尊,此地人多眼杂,且去县衙慢慢分说。”

&esp;&esp;“也好。”刘太垣还在迷糊当中。

&esp;&esp;于是,反贼左孝良,成了知县的座上宾。

&esp;&esp;双方讨价还价一番,刘太垣只愿借出3万石粮食,而且需要左孝良把流贼带走之后再支付。

&esp;&esp;最终,5万石成交,预付款5千石!

&esp;&esp;知县当然不可能给粮,一切都得士绅地主提供。

&esp;&esp;先派人散播消息,说县内流贼缺粮了,随时可能再抢其他大族。

&esp;&esp;紧接着,费如鹤昼伏夜行,率五百士卒杀地主抢粮。这个目标,还是县丞提供的,属于那种杀了也没什么后患的土财主。

&esp;&esp;连续抢了两个地主,其他地主都吓尿了。

&esp;&esp;刘太垣随即召集乡绅开会,说他可用粮食劝返那些流贼。士绅们只要凑齐五千石,就能把流贼送往泰和县边界。到时再凑足五万石,就能让流贼们回乡种地。

&esp;&esp;这些乡绅只能试试,反正五千石也不多,各家凑一点很容易。

&esp;&esp;费如鹤拿了预付款,立即去流贼的地盘招人。

&esp;&esp;听说“赵先生”要主持分田,普通流贼纷纷脱营逃跑,几个流寇头子拦都拦不住。

&esp;&esp;短短几天时间,费如鹤招到八千多人,还剩三百多流寇冥顽不灵。

&esp;&esp;费如鹤立即发动进攻,将不听话的家伙杀死,顺手抢来两万石贼粮。八千多流民帮忙运粮,慢悠悠向北而去,停在泰和县、庐陵县交界,等待知县把尾款给送来。

&esp;&esp;等待期间,又有两千多百姓,拖家带口前来投奔。

&esp;&esp;而且,都是泰和县本地的佃户,听说隔壁“赵先生”要分田,呼朋唤友收拾家当就来了。

&esp;&esp;继续等待数日,依旧不见尾款。

&esp;&esp;费如鹤大怒,又杀了两个地主抢粮,并扬言不给粮就把泰和县地主全杀光。随即,又带兵在县城外散步,绕着县城转了好几圈。

&esp;&esp;知县惊怒,士绅恐惧。

&esp;&esp;又过半月,尾款送至,交易完成。

&esp;&esp;此次出门一趟,士绅们虽然只凑5万石粮食,费如鹤却整整带回去11万石,多余的全靠抢地主和流寇。

&esp;&esp;顺便,还带回去一万一千多人口。

&esp;&esp;粮食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嘛。

&esp;&esp;(求保底月票。)chapter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