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李邦华的影响力,在本地士子中非常惊人。
&esp;&esp;他一旦表明自身立场,许多不愿从贼的秀才、童生,也都纷纷挺身站出来追随。
&esp;&esp;反正李邦华名气大,天塌了有他顶着!
&esp;&esp;几天时间,粮行团队就组建完毕,以李邦华和本地士子为主。费纯当然也全程参与,主要是跟着学习,同时负责监督账目。
&esp;&esp;这么重要的事务,交给一群本地士子,实属人才短缺的无奈之举。
&esp;&esp;等赵瀚把自己人培养出来,到时候就可以大开杀戒了。具体杀多少,全看李邦华的约束力,看有多少人吃了熊心豹子胆胡来。
&esp;&esp;“唉哟,孟暗先生大驾光临,真令寒舍蓬荜生辉。”萧万全大笑着迎接。
&esp;&esp;李邦华抱拳道:“萧朋友过誉了,鄙人不过一老朽耳。”
&esp;&esp;“哪里,哪里,孟暗先生快请进。”萧万全笑呵呵道。
&esp;&esp;相比起从前,萧万全家中非常冷清,只剩下几个丫鬟婆子。全部改签雇佣合同不说,还得涨工资才行,因为以前给得实在太低。
&esp;&esp;两人寒暄几句,李邦华就说明来意。
&esp;&esp;萧万全说道:“敢问,在这粮行里存粮,年利是几分?”
&esp;&esp;“一分利。”李邦华说。
&esp;&esp;“才一分啊?”萧万全颇为失望,他以前借粮给佃户,那都是利滚利各种翻的。
&esp;&esp;李邦华说道:“有利息已经不错了,粮行为你们储存粮食,各种损耗还没收保管费呢。”
&esp;&esp;“那是,那是,”萧万全又问,“粮行如果借粮给佃户,又是几分利息?”
&esp;&esp;李邦华笑道:“一分二厘。”
&esp;&esp;萧万全惊讶无比,说道:“粮行岂非要亏本?”
&esp;&esp;李邦华说:“赵总镇开设粮行,本就不是为了赚钱,只为给升斗小民留条活路。”
&esp;&esp;“赵先生仁义,就是……”萧万全面色迟疑。
&esp;&esp;李邦华起身拱手:“既然萧朋友为难,那鄙人就不叨扰了。告辞!”
&esp;&esp;萧万全猛地站起,连忙说:“不为难,不为难。”
&esp;&esp;“萧朋友果然是聪明人。”李邦华面露微笑。
&esp;&esp;萧万全想得太多了,他知道赵瀚缺粮,害怕把赵瀚逼急了,直接就来个杀人抢粮。
&esp;&esp;再守规矩的反贼,归根结底还是反贼!
&esp;&esp;李邦华表现得越无所谓,萧万全心里就越害怕,生怕是引蛇出洞拿他开刀。
&esp;&esp;萧万全愿意借粮,纯粹是赵瀚握着刀把子。
&esp;&esp;而让李邦华亲自出面,无非是令地主们安心,这粮食不会有借无还,老李同志还是很有信用价值的。
&esp;&esp;李邦华连续拜访好几个村落,大部分都愿意借粮。
&esp;&esp;然后,老李的骚操作来了……
&esp;&esp;由于粮行的仓库不够用,那就暂时留在地主家不动。
&esp;&esp;哪个镇的百姓缺粮,就由该镇的户科出面,联系粮行人员一起去地主家。需要借多少,就从地主家拿多少,以借粮日为起始日期,给地主开具存粮票,同时给农民开具借粮票。
&esp;&esp;粮行等于空手套白狼,仓库都没有,只出工作人员,就左手倒右手,平白赚到两厘利息的差价。
&esp;&esp;但是,这个中间商非常重要。
&esp;&esp;如果直接由地主借粮,年息怎么可能才一分二厘?月息三分那是仁义价,月息五分、七分都有可能!
&esp;&esp;为啥明末的各村镇,都有钱粮铺存在?
&esp;&esp;一是为了放高利贷。
&esp;&esp;二是给农民兑换银子,一条鞭法只收银子,从中可以赚取巨额利润。
&esp;&esp;当然,一条鞭法没有严格施行,许多地方的杂派税项,依旧在向农民直接收粮。这也是吏员牟利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