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熟后,青团再也不是暗暗的模样了,反而是青绿青绿的一看就很好吃!
可惜这刚出锅的青团太热了,还得等一等再吃。
等着的时候,季榕夏就在泡好的槐花里放上面粉、盐、一点点胡椒和清水,将其拌匀成团。
炸的时候,挖一块放入油中,轻轻用两个铲子压一下就成饼子了。
若是用煎的,那就可以煎的时候,用铲子一压同样就成饼子了。
青团、炸麻花、馄饨和槐花饼子,这四样中槐花饼子,算是季榕夏唯一做过的菜。
饼子放到盘子里,同样得放凉一点再吃。
稍稍放凉了一点,季榕夏就迫不及待地掰了一块尝了尝。
不得不说,这槐花饼子还是要用鲜槐花做才好吃,因为鲜槐花不仅有槐花的香味还能有一丝淡淡的甜味,这用干槐花来做虽说还有槐花的香味,但是那种鲜槐花自带的甜味就没了,吃着甚至有点苦涩。
“这个才是真难吃,果然我的技能只能用在煮粥和青菜上,对槐花是不起作用的,我得试试用糖水泡干槐花会不会好一点。”季榕夏眉头紧紧皱着。
谷堂衿也掰了一块饼子尝了尝。
这槐花饼子表面已经炸得香酥了,吃进去有槐花的香味,除了稍稍有那么一点点不明显的苦味外,简直无可挑剔。
再怎么样,也算不上难吃。
谷堂衿摸着良心诚恳地评价道:“还不错。”
季榕夏闷闷地摇摇头:“别哄我了,不好吃就是不好吃,唉。”
他转身用淡糖水泡干槐花,准备待会再炸一锅试试。
干槐花泡着糖水,季榕夏动手开始做猪肉馄饨。
猪肉切成肉糜,姜末和蒜末浸泡出汁液。
猪肉糜里放入盐、胡椒粉和酱油搅拌上劲,最后再加入姜蒜水搅拌去腥。
刘阿爷摊子上的馄饨皮很薄,能塞进去很多肉馅。
季榕夏在揉面时就加入了盐和蛋清,加了蛋清的面能让面更韧,这是谷春财教给他的,蛋黄也不会浪费,搅拌进肉馅里就行。
面粉、盐、水、蛋清、搓成团,醒面揉光滑。
擀面皮,擀薄,然后将切成方形,季榕夏有些不熟练地回忆着刘阿爷包馄饨的动作。皮子放在手心,挖上肉馅,皮子一边抹点水,对折成长方形,然后选折起来的长边的一头沾点水,将馄饨皮一拧长边两角捏在一块,这样馄饨就成了小元宝的形状!
胖乎乎的‘小元宝’摆在一起,哪怕还没煮看着都好吃。
热水煮上馄饨,海碗里放一勺猪油、一撮虾米、一点酱油、少许葱花、少许胡椒粉、倒入刚刚炖煮好的骨汤。
最后搁上刚刚煮好的馄饨。
这么一碗猪肉馄饨就做好了。
季榕夏端起碗,用勺子挖起一个馄饨吹了吹,放到谷堂衿嘴边说:“尝尝。”
谷堂衿低头吃了。
满嘴肉香不说,馄饨皮滑溜溜的,勺子中的骨汤还很是鲜美。
“嘶…就是有些烫,旁的都好。”谷堂衿轻轻用手掩着嘴说。
“你慢点吃啊,谁让你一口闷的!”季榕夏看得好笑又心疼,给他倒了一杯凉白开。
谷堂衿喝了两口水这才好些。
“嗯,有刘阿爷八成味道。”季榕夏自己也吃了一口馄饨,不过有谷堂衿的教训在前,他又吹了好一会才将馄饨放入口中。
猪肉他用的是系统提供的猪肉,鲜美弹牙,比他少时吃过的还香,馄饨皮稍稍有些逊色,还不够嫩滑,薄厚也不太均匀,但汤水又比少时吃过的鲜,总的来说做得可比槐花饼子和青团成功多了!
季榕夏和谷堂衿在灶屋里忙活了一下午,这才将四种吃食都做好。
姚田兰和谷春财在院子里,帮着他们喂鸡,给骡子刷洗,倒是不缺活干。
就是好奇他们在灶屋里鼓捣什么。
谷堂衿将灶屋门打开。
季榕夏端着馄饨出来,招呼道:“爹娘,珍哥儿、四娘子,我这煮了些馄饨,你们先尝尝。”
“馄饨?夏哥儿你怎么会做这个了?”姚田兰心说灶屋里一直冒香味,原来是做了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