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再叫她“小乖”。
甚至很少叫她的名字。
我们之间只剩下最简短的,必要的交流。
“吃饭。”
“上学。”
“早点睡。”
她不再黏着我,不再对我撒娇,不再用那双眼睛试探我。
她变得很乖,很安静。
放学回家,她会说“爸爸我回来了”。
然后就钻进自己的房间,直到饭点才出来。
我以为,她终于明白了。
明白了我们之间那道不可逾越的,名为伦理的深渊。
这样很好。
我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做回一个正常的,安全的“父亲”。
直到快开春。
天气回暖,窗外的枯枝冒出细小的绿芽。
她开始做一件很“女儿”的事。
织围巾。
她不知从哪里翻出了旧毛线,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笨拙地摆弄着两根竹针。
那天晚上,她捧着一团灰色的毛线,小心翼翼地凑到我书桌前。
“爸爸。”
“嗯?”
我假装专心于手里的卷宗。
“你喜欢……什么样式的?”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讨好。
“简单一点的,还是……有花纹的?”
我抬起眼。
她正低着头,手指紧张地绕着毛线。
我的目光落在她手里的灰色毛线上。
那是我最常穿的大衣的颜色。
一股温热的,陌生的暖流,从我冰封许久的心底缓缓升起。
像是严冬过后,第一缕融化冰雪的阳光。
她是在……为我织的吗?
“简单的就好。”
她明显松了口气,小声“嗯”了一下。
“那我织平针的。”
她抱着毛线团,像只得到主人许可的小猫,满足地跑开了。
那之后的每一天,我都控制不住地用余光去瞥她。
看那条灰色的围巾,在她手里一点一点地变长。
我甚至开始想象。
想象它围在我脖子上的触感。
柔软的,温暖的。
带着她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