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我去读小说>仙母种情录 > 第101章 正逆先天(第2页)

第101章 正逆先天(第2页)

因此我才克制欲火,加紧修炼,只为对得起那份重逾山川的爱意。

我感受着充盈元炁,开辟丹田虽然进境缓慢,但正因如此,为了我的铁骨柔情、雄心壮志,才更需日积月累之功、寒来暑往之勤。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尺之台起于垒土。

世间万般功法,采练元炁,皆需心神引导,但永劫无终的圣心过于强大,勿需刻意激发,丹田吐纳亦是磅礴。

如此一来,采集气机与凝练元炁几乎成为不可能同时进行之事,先采后练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由此观之,圣心才是永劫无终的核心,设若我选择了其他的念头,未必有这般浩瀚的吐纳之力,甚至可能比“缺心眼”的永劫无终更为不济。

如以娘亲为圣心之根本还好,比照情欲勃发之状态,二者效果或许在伯仲之间;倘使选择了吃饭喝水这等琐事,恐怕那微弱的吐纳之力连采集气机都做不到。

我所修具的永劫无终,采练而成的元炁约有半数不够凝练精纯、返化气机,但胜在采集气机的能力举世无双,即使圣心催发下的旺盛气机亦能尽数纳入丹田,更不必说心平气静之下了。

我误打误撞而创造的沧海一粟,正是与此有关;碧落黄泉亦应同理,但目前我还不得要领。

其余功法相较永劫无终,采练效率已不可同日而语,哪怕我不打坐,也远非他们可比。

所谓开源节流,开源才是重中之重。

我静心开辟丹田,光阴不知不觉流转,修炼也颇具成效,若将储纳之容比作东入大海的川流,那么已然到了涓涓溪流汇入小河的关头。

恰在此时,一点清亮之意自灵台扩散开来,我收摄心神,睁开双目,虽未相问,但我知道应是胡大嫂快至此间了。

果然,娘亲坐于床边,轻抚我的面颊,柔声道:“霄儿,胡大姐快来了,娘抱你出去。”

“嗯。”我自是听从娘亲的安排,点头答应。

待娘亲将我抱至堂中竹榻,为我盖上一层薄被,淡然坐定时,胡大嫂的脚步适时响起。

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壮实妇人倚门而望,声音质朴:“柳兄弟,仙子,中午好啊。”

娘亲淡然点头回应:“嗯,胡大姐午安。”我也及时打了个招呼。

“柳兄弟身体可快好了?”胡大嫂土黄的面容上露出真诚的担心与挂记,让人心头一暖。

我感谢一番,如实相告:“劳烦胡大嫂挂心,估计还有两三日就好了。”

“那就好。”胡大嫂点点头,似是放心了许多。

娘亲微微躬身道:“今日还得麻烦胡大姐了。”

“不麻烦不麻烦,哪里的话?”胡大嫂连连摆手,“那我先去洗菜了。”

“嗯,胡大姐慢去,我在这陪着霄儿。”在一番寒暄过后,胡大嫂便自去厨间了。

娘亲复又坐在一旁,只是眸中淡然清冷换成了柔柔爱意。

“娘亲,你演得真像,若非不能动弹,孩儿已经去静室了。”

如此演戏已然不是第一回了,但此前我心中有结,不愿以此调笑,这时才敢大方地和娘亲打情骂俏。

说来也奇,在我看来,明明娘亲的玉面仙容间春意未改,只将语气淡然了些,便教胡大嫂察觉不到异样,也不知是否因为后者不曾注意,才让我们瞒天过海。

“娘有这么恐怖吗?”娘亲语似嗔怨,面泛微笑,却伸手将我上身垫高些,好让我躺得更舒服。

“倒不是恐怖,就是……”我思索了一会儿,才将感觉描绘,“以往孩儿一听到这般清冷的声音,便是被罚去静室——不过另一种声音却会让孩儿奔向娘亲的闺房~”

末了的一句调戏,娘亲立时会意,星眸一眨,朱唇轻启,将天籁化为魔音:“坏夫君,就知道欺负清凝~”这句娇嗔何其温柔与妩媚,差点没把我的魂都融化了,一时间微有些头晕目眩,神魂几欲飞出体外。

若是这句话教胡大嫂听了去,那我和娘亲的关系立时曝光——但以娘亲的灵觉,定然是无此忧虞才不吝娇态。

其实我已然明白娘亲的心意,她本就是一往无前的性子,若非顾虑于我,定然不会遮遮掩掩、避人耳目,而是大大方方地尽展柔情蜜意。

虽是有些顾忌,但娘亲也不排斥趁着无人发现的空档与我打情骂俏,更是无比愿意让我尽量多享受些温柔——这数日以来,每回都是待胡大嫂快到此处时才将我从东厢抱出,每回都是娘亲恰恰坐好,胡大嫂便来到了门前。

如此温柔我自然甘之如饴、万分享受,但也不能辜负那为我着想的谨慎。

于是我略带苦笑地撒娇:“娘亲,明知孩儿不能要你,就别逗我了。”

“好好好,娘不逗霄儿。”娘亲自然是百依百顺,美目一柔,清凉柔荑将我的左手握住,轻轻揉捏,全无顾忌。

这几日间,此事也做过不少次,但却不是为了安慰,而是为了活络筋骨,不曾避讳胡大嫂——其实这还是她提醒的,她的公公曾经瘫痈在床,夫妇二人每日便为老人家按捏擦洗,免生褥疮。

以冰雪元炁的神效,当然不是按捏揉摩可以比拟的,但娘亲爱子心切,不愿我有任何闪失或异恙,因此听从了胡大嫂的建议。

而我每日能得娘亲温柔按摩、玉手服侍,自然是没有异议的了。

柔若无骨地纤纤玉指细致地为我揉捏手掌,我既感动又舒爽,并没有什么淫念,转而问起了武学之事。

“孩儿记得娘亲曾说过,逆练先天,先要达到元炁和体魄浑然一体,孩儿现下也能以元炁温养身体各处,这其中有何差别?”

“自然是有的,温养躯体以及运使元炁,须得心神引导,不能自发;而炁魄一体,则是以功法周天为枢脊,将元炁汇入腑脏、四肢等全身各处,成就大循环,与经脉呼应,勿需心神操持,亦可自洽。”

娘亲手指灵巧轻舒,檀口如绽,将武道要旨一一道来:“这其中难点有二,一是根基不足者难以为继,二则各家功法经脉窍关并不一致,该如何将体内大循环与经脉周天交相呼应,各有讲究,不一而足。但若能达此地步,则对敌时勿需调集元炁而是诸体自发,如指臂使;某处遇袭即使运功不及,也有循环补上,可御敌可察毒,同气连枝、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此清晰的阐释,教我有些醍醐灌顶,但仍是刨根问底:“那先天境界与此又有何不同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