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月买完糕点就发现洛九娘不见了,她找了半天,才发现她被糊灯笼的小摊迷住了。
“如夫人?。”
她小跑了过去,“您怎么在这儿?可是要买些灯笼?”
洛九娘笑着点头。
她和阿娘相依为命那几年?,每逢过年?过节时,娘亲也出摊卖过灯笼。
她那时候年?纪虽小,却也能帮着糊几个。后来进了青影阁,她偷偷糊过几个想要送给阿娘,却被指责整日无所事事,只知道贪玩。
摊主接了话头,“小娘子可要亲自提些字?”
洛九娘回?忆收拢,拿起笔在纸张上落下两行?字来。
摊主接过纸张一看,不予余力夸奖,“小娘子这字真?不错,是送给谁的?”
洛九娘:“我家郎君的。”
摊主嘿嘿一笑。
他手脚麻利,两三下就把灯笼糊好,“小娘子,这灯笼您收好,祝您和郎君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白头偕老?,永结同心是不可能的了。
但洛九娘还是笑着道了谢。
马车优哉游哉地回?了刺史府。
洛九娘没着急回?南桥院,而是先把糊好的灯笼送到?谢无陵那处。
但她到?书房时,被告知谢无陵正在和范老?将军议事。
洛九娘不便打扰,便将灯笼留下,自己则返回?了南桥院。
等谢无陵议事完,发现书房里突然?多出了一盏灯笼,“这灯笼是谁送来的?”
谢吏回?:“是如夫人?送来的,上面还有她的题字。”
谢无陵转了下灯笼,果然?看到?了上面的诗句。
这灯笼做工粗糙,上面的图画也很?简陋,唯有这题字稍显秀气些。
谢无陵认得洛九娘的字。
他勾唇笑了,心头也涌上几分满意来。
自那日马车上的不欢而散后,两人?已经有些日子没说?过话了。
一是因为赶路繁忙,二是因为两人?之间因为吕献产生的小矛盾。
谢无陵并不认为自己做的有什么不对。
他的姬妾无需考虑那些不开心的事。
谢吏观察了下谢无陵的神色,忐忑问道:“刺史,晚上去如夫人?的南桥院吗?”
谢无陵态度稍缓:“嗯。”
…
另外一边。
洛九娘抱着小三花,躺在软椅上闭目养神。
屋内放着炭火,暖融融的。
许是在江州住得太久,自从回?到?刺史府后,洛九娘竟然?生出了一抹回?到?家的错觉。
怀里的小三花呼噜呼噜地哼个不停。
这次去湘州府洛九娘没有带上它?,这一回?来,它?便粘人?的不行?。